Google 搜索联盟

2008年8月2日星期六

给网站管理员的建议:创建可利用的、可抓取的网站

转载自:网站管理员博客

对于Accessible search,网站管理员们最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怎样才能提高我的网站在Accessible Search上的排名?同时,网站管理员们还会问一个与之类似、但更为宽泛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我的网站在Google搜索上的排名?
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这里有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您可以建立和完善一些关键的网站特性,比如网站导航,这样它就能为所有用户服务,其中自然也包括谷歌机器人。下面是一些小建议,您可以参考。

确保所有重要的内容都能正常访问

为了使用户获取到内容,必须确保这些内容是可以访问的。用户及搜索引擎机器人都是借助超文本链接获取页面内容的,所以关键的第一步是确保您网站上的所有内容都可经由纯HTML超文本链接访问到,并避免网站的关键部分被JavaScript或Flash等技术隐藏起来。

纯超文本链接是指通过HTML锚元素<a>生成的链接。下一步,我们要确保所有超文本链接指向的目标,即<a>元素,都是真实的URL,而不是一个空的、真正的链接行为已经被转到点击触发控制器上的链接。

简而言之,要避免下列超文本链接的形式:

<a href="#" onclick="javascript:void(...)">Product Catalog</a>

我们推荐更简单的链接,如:

<a href="http://www.example.com/product-catalog.html">Product Catalog</a>

确保内容的可读性

只 有具有可阅读性,网站内容才能发挥作用。请确保您网站上所有的重要内容都以HTML文件的形式呈现,并且在无须评估页面脚本的前提下就可以获取。对于谷歌 机器人和绝大多数不知情的用户而言,Flash动画背后隐藏的内容和由可执行性JavaScript在浏览器端所产生的文本仍然是无法读取的。

确保内容按照适于阅读的顺序提供给读者

在获取可读内容后,用户希望能够按照合乎逻辑的阅读顺序跟进内容。如果您网站中的大部分内容采取了复杂的多栏布局设计,不妨退回去考虑一下您如何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例如,使用深层嵌套的HTML表格会使人们难以将相关的文本按照合乎逻辑的顺序联系起来。

在HTML内使用CSS以及合乎逻辑、有组织的
元素,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同时作为一个额外的收获,您会发现您的网站运行得更加快捷高效。

补充所有的视觉内容――不必担心重复!

让所有人都可以获得您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让您把网站"降格"成为最简单的文本格式。最大限度地重复您的信息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页面内容最大限度地帮助所有用户。这里有几个简单的小建议:

• 确保在图片缺失的情况下,用户仍然可以获得那些通过图片传播的内容。这不仅要在相关的图片上添加适当的ALT属性,还要确保图片周围的文字能够详细地介绍背景,让读者了解为什么这张图片会出现在这里;同时详细给出您期望人们看到这个图片后所得出的结论。简言之,如果您想确保每个人都知道此图片表现的是一座桥梁,那么您最好把该图片周围的文字也以拱形排列。

• 添加相关的摘要和标题,让读者在钻研细节之前可以获得高屋建瓴的信息概述。

• 在数据展示之类的视觉形象旁边添加详细的文字总结。

采纳上述建议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登陆页面的质量。同时,作为一个额外的收获,您还很有可能惊喜地发现您的网站得到了更好地索引!

时代周刊 印度梦之死

但3亿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的印度人则惨遭通胀的蹂躏。如果他们曾经以为替中产阶级洗地板、开车、擦窗户就可以打开通往美好生活的大门,那他们现在知道错了。物价猛涨,他们的存款被吞噬。全球经济巨变所驱动的食品和燃油价格高涨似乎还会持续。甚至过去十年最欢欣的乐观者都看到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巨大鸿沟。通胀就像是水泥,巩固两种印度人之间的鸿沟。这个国家有两种未来:乐观的和严峻的。印度企业将会收购更多的外国企业,而还会有更多的印度儿童挨饿。从经济方面来看,印度既没有变成美国,也没有变成苏丹,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一个有着根深蒂固的阶级鸿沟的拉美共和国。在未来数年或数十年,我们还是无法谈这个国家所有民众的共同命运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星岛时评 by www.stnn.cc on 8/1/08

  印度通胀达13年来最高点,但你在孟买市郊Andheri周围走动的时候不会知道这一点。在那里,满是带着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年轻男女(他们很多都是有抱负的模特儿和电影明星,宝莱坞的工作室离这里不远),而且这个地方看似一如既往的繁忙。
  我在一个出售贝尔普里(BhelPuri,一种孟买小吃)摊位发现价格已经从37卢比一盘升至42卢比(大约1美元),与目前12%的通胀率相符。我问摊位的经理,销售量有没有因为升价而下降。他认为我的问题很好笑,而且把我的问题转达给他的工人们;工人们也觉得这个问题很好笑。其中一人解释道:"如果你乐于支付37卢比买一盘贝尔普里,你以为你会注意到这点涨价吗?"这里的价格是外面的四倍。对于这些甚至无力在这个购物商场里购买一瓶水的工人们而言,所有的东西都似乎超乎现实的贵。
  回到住处的时候,我发现搞清洁的苏曼(Suman)正在门外等待。在过去几个月,小扁豆(多数印度膳食的一种重要成份)的价格猛涨。她却没能提高收费,因此她不得不接额外的清洁工作,确保家里有足够的食物。她将不得不每天更快地离开我的公寓;她希望我不会因此解雇她。
  在过去十年,关于印度伟大的繁荣,经济学家的意见并不一致。一方认为印度经济惊人的增长率显示这个国家是一个刚刚起步的超级大国——一个美国正在形成。至于证据,他们会指出印度公司日益扩大的影响力,例如孟买私有媒体Bennett Coleman & Co.最近收购英国的维珍电台(Virgin Radio)。而另一方则认为,这种繁荣是一种幻影:大多数印度人被排斥在增长之外,贫困问题一直没有改善,印度仍然只是一个苏丹,只是上面多了一层糖衣而已。哪一方是对的呢?从目前的通胀来看,他们都对。
  印度经济今年放缓,但就算它的增长率只有7%或8%,它的表现仍然比美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好。成长于10年繁荣期的印度跨国企业强大如昔,Infosys和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ata)等外包巨人增长非常强劲。它们的成功造就了庞大的中产阶级,对这个阶层而言,12%的通胀只是令人讨厌,但没有到达令人担心的程度。印度中产阶级的长期未来是可靠的。推动它成功的那些因素(熟练的英语、对技术的掌握,创新的才能)在全球经济中仍然很重要。
  但3亿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的印度人则惨遭通胀的蹂躏。如果他们曾经以为替中产阶级洗地板、开车、擦窗户就可以打开通往美好生活的大门,那他们现在知道错了。物价猛涨,他们的存款被吞噬。全球经济巨变所驱动的食品和燃油价格高涨似乎还会持续。甚至过去十年最欢欣的乐观者都看到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巨大鸿沟。通胀就像是水泥,巩固两种印度人之间的鸿沟。这个国家有两种未来:乐观的和严峻的。印度企业将会收购更多的外国企业,而还会有更多的印度儿童挨饿。从经济方面来看,印度既没有变成美国,也没有变成苏丹,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一个有着根深蒂固的阶级鸿沟的拉美共和国。在未来数年或数十年,我们还是无法谈这个国家所有民众的共同命运。(作者 Aravind Adiga)
英文原文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德国之声 中国刻意“转型”珠三角愁云惨淡

但中国的出口行业并不会因此消失,相反,它将继续成长和成熟,会提高档次。中国生产的出口商品中,手提电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塑料拖鞋。同时普通的非技术工人的工资仍远远低于德国,而且数量充足。正在减少的是为了微薄得可怜的薪水卖命的,真正意义上的廉价劳动力。(原标题:珠三角香港愁云惨淡中国似在刻意"转型"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星岛时评 by www.stnn.cc on 8/1/08

  珠江三角洲转眼间上万企业倒闭,香港业界一片愁云。连阿迪达斯这样的世界名牌也在局部撤离中国。中国变贵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撤出。但中国政府对此似乎并不在乎,似乎在有意地"转型"。记者从上海给德国之声发来如下报导。
  对著名运动服装品牌阿迪达斯来说,在中国生产运动鞋的成本已经过于高昂。总裁海纳在接受德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目前该公司50%的运动鞋都在中国生产,今后这一比例将有所降低。今年中国开始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后,工资成本的上升让不少企业老板吃不消了。阿迪达斯的供货商开始将生产线转移到老挝、越南、柬埔寨和印度等国。而这已成为一种趋势。
  香港的工商界弥漫着一片不安的气氛。在中国大陆做生意的盈利情况大不如前。曾几何时,香港企业以其密集的投资使邻近的广东省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头衔 。但如今辉煌不再,仅去年年底前后,珠江三角洲就有万余家港资企业被迫关门。据当地媒体报道,今年还将有2万家企业面临倒闭。而中国政府任其自生自灭。
  香港中小型企业商会会长陈国威介绍了港资企业的困境:"许多港资企业在大陆开厂已经20年,有的甚至是在30年前刚刚实行开放政策之初就来到大陆,现在却前途未卜。许多老板不得不关闭工厂,他们在厂里投入了很多心血。但现在中国的实力增强了,不再依赖这些港商了。"
  受到这一波倒闭潮冲击的主要是在中国南方利用廉价劳动力生产低价位商品的企业。中国政府不愿意继续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这样的企业。苏格兰皇家银行香港分行的战略经济师辛普芬多弗指出:  ?中国不希望这样的企业继续增加。当然这样的企业能带来就业岗位,但这也同时意味着廉价生产,盈利空间小,环境代价高。例如生产塑料玩具的厂家把化学废料直接排放到河流里。而且这种产业的劳动条件也普遍比较差。"
  正是这种廉价的生产方式使广东成为中国最富裕的省份。但普通工人却没有从丰厚的盈利中获得多少好处。即使工资略有提高,也立即被通货膨胀抵消了。中国政府现在要对这种部平衡的现象开刀。希望继续利用廉价劳动力,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现在被引向中西部的内陆地区投资。但那里的工资水平迟早也会提高,况且交通运输能力有限。因此许多出口企业宁愿向越南转移。
  辛普芬多弗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暂时的现象,"我认为,中国的出口增长已经越过了巅峰期。最高峰在几年前就已达到了。现在出口工业面临的挑战是要应付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和人民币的升值。我想,日后我们回顾这段时间的时候会说,那是在中国做生意的黄金时期。"
  但中国的出口行业并不会因此消失,相反,它将继续成长和成熟,会提高档次。中国生产的出口商品中,手提电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塑料拖鞋。同时普通的非技术工人的工资仍远远低于德国,而且数量充足。正在减少的是为了微薄得可怜的薪水卖命的,真正意义上的廉价劳动力。(原标题:珠三角香港愁云惨淡中国似在刻意"转型";作者:Claudia Witte)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式次贷”谁是最后一棒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条路径:为了给经济降温并控制产品价格,利用土地、税收、金融、财政等政策手段,降低房地产投资需求,从而让投机严重地区的房价大幅下挫。地产商资金链条紧张,个人还贷压力加大,开发贷和个人房贷发生风险。此时,在政策示意下,有关方面可能会积极倡导资产证券化或成立按揭证券公司,将资产打包推向资本市场,最后承接风险的或者说承接最大风险的将不是银行。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销售渠道和推广能力将这些产品介绍给境外机构,谁是最后的接盘人不言自明。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星岛时评 by www.stnn.cc on 8/1/08

  现在断言会出现 "中国式次贷"为时尚早。
  但有一条消息不能忽视。7月24日,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蔡旭初在"上海经济新闻发布会"上称,上半年,上海GDP同比增长10.3%,略低于全国水平,这是上海近年来少有的现象。导致此现象的因素之一是,去年对上海GDP出力甚多的证券和房地产受行业波动影响,增长有所减缓。去年上半年,证券和房地产对上海GDP的贡献率达到19%,而今年上半年,证券业的贡献率为零,房地产的贡献率为负,致使GDP少增0.4个百分点。在这个时间点上,还真难以判断是挤出水分的增长更健康,还是调整产业的下滑更危险?
  此外,据央行调查司的数据,截至2008年3月,全国房地产贷款金额为5万亿元,其中房产开发贷款15487亿元、地产开发贷款3181亿元、个人购房贷款31149亿元、企业购房贷款197亿元。而截止到2008年3月,中国个人抵押贷款证券余额仅为51.74亿元,证券化的个人购房贷款余额比重仅为0.16%。可见,绝大部分风险都保留在银行体系之内。
  年初,恒大地产上市失败,就是一个信号——市场对这类公司兴趣不大。而在已公布半年报的8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中,有6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值。8家地产公司经营现金流金额合计为-80.52亿元,而去年同期是4629.66万元。地产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负值越来越大,表明经营性活动的现金日益紧张。
  姑且不论国内银行在房地产信贷上是否会产生巨额不良资产,另一个事实风险已经出现在美国市场上。中国是陷入财务危机的"两美"排名第一的外国债权人,共持有3760亿美元公司债券。中国证监会某高层官员在一个非公开场合讲到他个人认识的次贷危机时说:"这是美国政府早在格林斯潘时代就预料到的危机,他们设计了很多金融衍生工具,将风险转移出去。"
  2005年底,"开元"和"建元"发行成功,标志着停留在理论上的资产证券化走向实际操作。而将"应收账款可作质押"纳入《物权法》,则为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法律保障。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在分析次贷危机时表示,次贷是有问题的产品,但却不能因此轻易否定证券化的方向,因为证券化是分散风险的重要渠道。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条路径:为了给经济降温并控制产品价格,利用土地、税收、金融、财政等政策手段,降低房地产投资需求,从而让投机严重地区的房价大幅下挫。地产商资金链条紧张,个人还贷压力加大,开发贷和个人房贷发生风险。此时,在政策示意下,有关方面可能会积极倡导资产证券化或成立按揭证券公司,将资产打包推向资本市场,最后承接风险的或者说承接最大风险的将不是银行。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销售渠道和推广能力将这些产品介绍给境外机构,谁是最后的接盘人不言自明。(作者:叶晶莹)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证券时报 《反垄断法》不能没有牙

今天是我国第一部《反垄断法》实施日,但该法的配套实施细则至今无一现身。而该法"三分天下"反垄断权力的体制格局,使社会对该法的实施特别是对行政垄断约束的有效性前景有所担忧。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星岛时评 by www.stnn.cc on 8/1/08

    今天是我国第一部《反垄断法》实施日,但该法的配套实施细则至今无一现身。而该法"三分天下"反垄断权力的体制格局,使社会对该法的实施特别是对行政垄断约束的有效性前景有所担忧。
  与国外发达市场由自由竞争形成的垄断不同,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一开始是由计划经济转轨并由行政权力为主要动力的。在30年的经济改革过程中,一些行政部门逐渐依仗自身的权力形成了部门利益,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市场垄断利益集团。同时正因这些市场垄断行业背后错综复杂的权商利益合谋,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互相支持与依赖。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不但石油、电信、电力和铁路等行业的垄断利益没受到触动,相反垄断地位还有所强化,如此的权商关系可见一斑。因此,人们也往往将此类市场垄断现象称作为"行政垄断"。而在《反垄断法》实施之际,市场翘首以待中的配套细则竟还无一出台。人们不得不怀疑这是"利益集团"作为的结果。而没有具体执法细则的《反垄断法》,用"没有牙"来比喻应该比较贴切。
  反垄断的目的是促进公平市场竞争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而国内市场所存在的垄断行为由竞争所形成的鲜见,大量的是权商合一的行政垄断,如此的例子举不胜举。目前国内垄断行为大多与行政权力利益关系密切,若无独立于利益关系之外的制度安排,无疑等于"自己做自己的法官"。若无为社会所认可和信服的公正、公平、公开的反垄断细则出台,那么反垄断在具体实施中十有八九是"没牙"的,结果不会令人乐观。既然搞市场经济,就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办事。既然在国内真的反垄断,首先就要反行政垄断,这可谓是一块真反垄断与假反垄断的"试金石",也是分水岭。事实究竟如何,社会将拭目以待!(作者:周义兴)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朝鲜日报》:中媒所引“韩媒孙中山血统报道”毫无根据

朝鲜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李明振 / 朝鲜日报记者 姜荣洙 (2008.08.01 17:55)
最近,中国的部分媒体转载假新闻,引起了不少的非议。中国广东省的《新快报》于上月31日在社会版头条刊登了一则新闻称:"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系教授朴芬庆发表了一片论文,其内容包括中国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有韩国血统。"1日,中国和香港的各家网络媒体转载该新闻报道后,中国网民对此表示强烈谴责。

但经确认,《朝鲜日报》从未报道过这一内容,此外,成均馆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中没有"朴芬庆"其人,而且也没有人发表过上述内容的论文。

据悉,《新快报》的(上述报道署名是)河振涛,杜克两名记者。但《新快报》方面辨称:"本报社里没有这两人,新闻只是转载自网上的文章。"

《新快报》去年通过题为《韩中文化战争》的特别报道,报道了首尔大学历史系教授朴正洙(音)建议把汉字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一事。但经确认,首尔大学历史系和东方史学系根本没有叫朴正洙的教授,内容也纯属虚假。

香港《文汇报》方面表明立场说:"我们毫无怀疑援引了上海东方网的内容进行了报道。因为东方网是中国新闻媒体中可信度极高的新闻来源,所以就直接援引了该报道。我们也觉得很荒唐。"

《文汇报》方面就"是否对事实进行确认?"一问回答说:"因为从未有过此类事,所以就没确认,只是觉得东方网上的报道很有趣,就节选援引了。"

此外,上述报道在搜狐网站等中国主要门户网站上登载后,相关报道后面指责韩国和韩国人的贴文多达数千条。

另外,中国网上甚至出现了"韩国人主张越国美女西施和毛泽东等也是韩国人"这样毫无根据的说法,使反韩情绪更加高涨。

2008年8月1日星期五

道歉是否足够?

奥运会对于版权问题如此关注,这关系到转播商付出的巨额的金钱,如果管得不严,转播商等于在赔钱,而未来奥运会的转播权也就买不出好价钱。

规则是定的很仔细了,关键在于如何执行。传统媒体,是否出现盗用,侵权,还算容易监管,因为通常某一个地区的转播商,都会花不少的人力来监看同地区的非转播媒体,出现问题,就会向国际奥委会投诉。但是网络的管理,相对四年前来说,新问题肯定不少。如何管,是否会出现类似SBS的博客等等,走着看了。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作者:闾丘露薇 | 评论(9) | 标签:奥运, 开幕式, SBS, 韩国, 版权, 侵权, 奥组委, 博客, 媒体

韩国SBS电视台为了自己曝光开幕式向北京奥组委道歉了。其实,虽然SBS声称自己独家拍摄到画面,拥有开幕式彩排画面的媒体肯定不止SBS一家,因为对于注册媒体来说,如果有心要拍到场内的彩排画面一点点都不难,首先,转播商是有利用调试设备的机会进行拍摄的,其次,如果住在鸟巢旁边的媒体村,是可以把镜头吊出去进行拍摄的,第三,彩排的时候,安保还是有漏洞可钻,有媒体就成功带着摄影机进入场内,因为门口太多,守门的志愿者,有的搞不清初,这些带着黄色注册媒体牌子的媒体是否可以进场。第四,七万多名观众,虽然说不可以拍摄,但是如果有人偷拍,也未必能够当场被发现。

问题在于,谁敢用这些画面?我就知道,有媒体拍到了,但是不敢用,因为根据协议,如果曝光了不被允许采访报道的内容,作为转播商,是面临被取消转播资格的惩罚的,如果是非转播商,但是使用了画面,也是可以被国际奥委会罚款的。不过,研究了半天国际奥委会的转播资料,不知道彩排到底算不算被禁止播放的内容,或许正如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主任高帕斯所说:开幕式彩排尽管允许转播商携带器材进行测试,但奥运会的惯例和转播商之间的默契从来都是不得提前泄露开幕式的内容,SBS的行为在奥运历史上是第一次出现,他们不但破坏了默契,也"夺走"了人们期待惊喜的乐趣。

不过默契这个东西算是灰色地带了,因为对于在场的观众来说,因为签署了法律文件,需要保持沉默,也不可以发放影像资料,算是有法可依,但是对于媒体来说,如果只是默契,那就是有空子可钻的,是否遵守,那就是媒体的一种自律了。没有播出手里面的画面的媒体,自律性很强,因为要抗拒提前播出的诱惑,也需要勇气。SBS的画面在网上一出来,不少网站马上转载,就算是我自己,在做节目的时候,曾经也动过念头,因为可以美其名曰当成一则新闻进行报道,顺手引用一下里面的画面,用正义凛然的样子,但是这样做,会有侵权的嫌疑,所以只是闪了一下,绝对没有再做这样的打算。

SBS这样做,证明作决定的编辑是一个追求新闻收视率,但是却没有考虑新闻伦理道德,或者是根本没有版权概念的人,当然,也可能是知道播出的风险,但是因为是灰色地带,所以宁愿去踩一踩的人。韩国是联合转播,SBS是其中之一。另外一间电视台KBS认为,一定要惩罚SBS,虽然有的人觉得,这是竞争对手落井下石,我倒是觉得,这是应该的,道歉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对那些尊重版权和规则,尊重默契的媒体很不公平。而且没有惩罚,就不能够起到警示的作用,而且可能会成为一个坏的开头,因为犯错的成本太低,会有其他的媒体看到一个坏的榜样。

不知道是否会有后续的结果,不过网络,确实为版权带来很多新的问题。比如YOUTUBE把SBS的节目取下,理由是因为第三方提出版权持有,不知道这个第三方,是奥组委,还是SBS自己。现在很多人都会把电视台的节目上传到视频网站,完全忘记了,这些节目的版权是在电视台的手中,当然,电视台自己上传,和视频网站合作,另当别论。

如果上传到网站之后,其他的电视台拿来使用,即时处于公众知情权的理由进行新闻报道,是否又是属于侵权?这些,都是新媒体出现之后,出现的新问题。

国家版权局之前宣布,不允许个人用DV拍摄比赛赛事上传,我的理解是,照片是可以的,手机不是DV,那末手机拍摄的视频是否可以呢?国际奥委会在今年2月15日出台了奥运期间博客指导方针。规定:在8月8日至24日北京奥运会进行期间,博客禁止发布任何奥运会视频或音频材料,以及任何关于第三方的敏感信息。运动员或奥运会官员在写博客时,只能发布在批准领域拍摄的静态照片,或是在不包含任何体育项目的区域所拍摄的照片。看来,照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

奥运会对于版权问题如此关注,这关系到转播商付出的巨额的金钱,如果管得不严,转播商等于在赔钱,而未来奥运会的转播权也就买不出好价钱。

规则是定的很仔细了,关键在于如何执行。传统媒体,是否出现盗用,侵权,还算容易监管,因为通常某一个地区的转播商,都会花不少的人力来监看同地区的非转播媒体,出现问题,就会向国际奥委会投诉。但是网络的管理,相对四年前来说,新问题肯定不少。如何管,是否会出现类似SBS的博客等等,走着看了。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关于初中英语课本的畅想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作者:青年先疯队长 | 评论(0) | 标签:李雷, 韩梅梅, lucy, lily, jim, kate

后来,韩美美当然没嫁给李雷,离了一次婚,成了一个文风忧郁的女作家,笔名寒寐,足不出户,却在网络上颇受欢迎。

后来,李磊当然也没娶韩梅梅,成了李老师,他在中学教语文,不过他还是很开朗。

后来,Lucy回国了,现在也没有结婚,但还是善良而且喜欢音乐,她现在是幼儿园的园长,有时也给孩子们上音乐课。

后来,Jim还留在北京,成了道奇汽车公司的经理,他也真的追过韩梅梅,但没有成功,找了一个中国太太,婚后有了两个孩子,发胖了。

后来,Lily成了电台的编辑,也做业务策划,为保持身体,她不吃冰淇淋了。还有很多很多个男朋友。

后来,Kate去了上海,嫁了个在此工作的美国人,上个月的事。

后来,林涛当了警察,户籍警,翠微北里。

后来,Uncle Wang退休了,还是喜欢鼓捣那些希奇古怪的东西,上过一次电视。

后来,L.G.Alexander教授回英国了,已经从出版公司退休,还在写东西,他每年来两次中国。

Polly还活着,毛掉了一些,每天最大的乐趣是与Alexander教授说中文

此文写给九十年代使用全国版英文课本(朗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

相信很多朋友看过本文中的一部分。现在终于写完,我整合成了一篇完整的,并贴了几张图。

  

时间篇:

大事年表——

1978年 Li Lei、Jim、Ann出生

1979年 Han Meimei、Lily、Lucy出生

1980或1983年 Kate出生 (?)

1983年 Green家前往法国(Jim 5岁)

? Green家回到英国,居住于伦敦。

1990年 Green家来到中国。

十四中开学(北京十四中?),我们的课本从这里开始。

King家来到中国。

1991年秋 到农场采苹果

1992年春 Ann举办生日晚会

1992年夏 猴岛探险记

1992年秋 校运动会

1992年冬 Green家回英国过圣诞节

1993年夏 初中毕业,课本到此结束……

  

小小的说明

大概大家想不到吧,Li Lei他们年纪原来这么大,居然是70后。不过看课本里的环境也可以发现,确实是93年高速发展之前的样子,没有超市,只有商店。不过,这种纯朴的气氛特别吸引我,没有噪音和汽车尾气缠绕的感觉……

这个时间是如何算出来的?呵呵,大家可以看到初三课本中有两课提到了时间。Ma Lili值日时间:"9月10日,星期四。"Lin Tao值日时间:"9月19日,星期六。"查一下就知道,这一年是1992年。由此类推。

为什么Kate的出生年份不确定呢?因为,在初一课本有一课的听力中,说到Kate今年7岁,那么她应该是1983年出生。但是在初三课本上,Jim却提到Kate今年入学了,那么Kate就比应该是Jim小两到三岁。不知是不是编书人疏忽了?

说到Green一家,还真是能搬家,从英国到法国又到英国再到中国。不知道几年之后,他们又会去向哪里?真想说:留下吧,Jim和Kate……

  

  

细节篇:

一个惊人的发现!Li Lei和Han Meimei根本没有对过话!

这次重新翻书的主要目的,是想看看Li Lei、Jim、Han Meimei三主角之间的第一次对话在哪里。然而结果让我目瞪口呆:

三册英语课本里,根本没有Li Lei和Han Meimei的对话!一次都没有!

三个人之间,Li Lei和Jim的对话最多,从第一册第3课两人同时亮相,到第三册89课,两人最后一次在书中出场。Jim和Han Meimei的对话也不少。唯独Li Lei和Han Meimei,没有对过话。两人唯一一次在同一课中说话,是在第三册66课,不过那是在和别人聊(那一课也是Han Meimei最后一次出现)。和Li Lei说话比较多的女孩是Lily和Lucy姐妹。

我百思不得其解,编课本的作者怎么会犯下这么骇人的疏忽,竟然不让他们俩在课文中说个话?

难道Li Lei和Han Meimei的关系不咋的?

  

3班的人数问题:

第一册书中,Wei Hua讲到,3班有46位学生,24个男生,22个女生(包含Lucy和Lily)。第二册中说到,3班有50位学生,26个男生,24个女生。就是说,初二的时候班里来了4个新同学。

这个年级一共4个班,初二的时候3班50个人,最多。

  

十四中的校长是谁?

第一册,Miss Gao去见一位上级Mr Wang(一中年帅哥),我一直以为他就是校长。但是,第三册中,Mr Green去找校长请假,全家要回英国过圣诞。这时说到,校长是Mr Zhang。那Mr Wang是校长的观点就基本站不住了(除非这两年里换校长),他应该是某个校领导。

  

课本里的环境是在中国的什么地方呢?通过种种线索,可以判定是在北京。不过,猴岛历险的情节显然就不符合北京周边的情况了。我们就当这是现实中的虚构吧……

  

这次重翻课本,我突然发现,原来Lily比Lucy先出生!我那么多年来一直以为Lucy是姐姐!上课不仔细啊,惭愧惭愧……

  

  

人物篇:

Li Lei 和 Jim Green 谁是第一男主角?

Li Lei 和 Jim Green:

Li Lei,被翻译成李雷,中国男孩,平头短发,喜穿浅色T恤,一看就是那种正统的中国式好学生。不过他并不是那种死板的书呆子,他很喜欢玩,记得有一课里,他拿着球去玩,反而是Jim没做完功课,被关在家里。这种动静结合的性格,使得他在哪儿都吃香,既能和Lin Tao这样好学的人成为莫逆,也能和Jim这样好动的人成为死党。

Jim Green,全名是James Allen Green,被翻译成吉姆.格林(詹姆斯.艾伦.格林),在中国生活的英国孩子,一头棕色的卷发,喜欢穿深色的T恤,给人的印象是有活力、聪明,但是有些马虎,时常犯些小错误。

这一中一英两个男孩,就是这六本英文课本最主要的角色了。那么,他们中,谁是最大的男主角呢?我一直是比较欣赏Li Lei的(或许也是因为他是中国人?),和很多同学一样认为他是第一男主角。后来,我做了一件极其无聊的事——统计了六本书里每个人出现的次数!

最终结果,Jim的出现次数高于Li Lei。呵呵,这毕竟是英语课本,就承认Jim的第一男主角地位吧。

  

7+8:

统计的数据我现在没有,不过我还能记得最前面的那些孩子。最重要的七个同学组成了第一集团:

Jim Green

Li Lei

Han Meimei

Kate Green

Lucy King

Lily King

Ann Read

接下来的第二集团是八位同学:

Lin Tao

Wei Hua

Ling Feng

Sam

Bill

Bruce

Mary

Tom Read

说明一下,Tom的出镜率很低,但是出来的时候文章一般都比较长,何况他是Ann的兄弟,第一册第一张彩页上露脸的人,所以放第二集团不过份。

  

彩页与家族:

说一下第一册第一张彩页吧,我总觉得这有一种英雄排座次的作用。上面有四幅图,三幅是三个家族:Green家族(英国人)、King家族(美国人)、 Read家族(加拿大人),每幅都是父母和两个孩子一共四人。第一幅图则是五人:Li Lei、Han Meimei和Lin Tao,外加老师Miss Gao(Gao Hui)和Uncle Wang。在这张彩页上,第一集团的七人全部在。

Green家族在书中风光无限,露脸机会最多,而且鸡犬升天,连鹦鹉Polly和小猫Mimi(这可是中国猫)都能频频上镜。

相比之下,Read家族就比较惨了,只有一个Ann撑场面,Tom身为彩页上九个孩子之一,在书中几乎消失,真是够郁闷的。

  

重要人物:

Han Meimei

如果说谁是第一男主角还存在争议的话,第一女主角就当仁不让的是Han Meimei。这个齐耳短发的中国女孩,文雅温和,智慧善良,几乎是所有女性美德的化身。在书中,她更像是一个姐姐的身份,帮助同学们排忧解难。

很多人都觉得,Li Lei和Han Meimei天生一对。然而我经过统计发现,其实Han Meimei和Jim一起出现的时候更多,尤其是后期。想想也是,排除国际友谊因素,Han Meimei和Li Lei的性格是相似的,而跟Jim却是互补的,更适合在一起。

  

Kate

Kate Green,Jim的妹妹。和哥哥一样,Kate也是昵称,全称是Catherine(凯瑟琳)。同样是一头棕色卷发(不知怎么,Jim和Kate总让我想起哈里&#8226;波特中的罗恩和金妮,Han Meimei则让我想起赫敏)。

Kate很活泼可爱,后来戏份也越来越多。我奇怪为啥她不和同年龄的小朋友们玩,要和大几岁的哥哥的朋友们玩。

  

Lucy and Lily

可爱的双胞胎姐妹,来自美国。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美工偷懒,哈)。开始的时候,两人都是同时出现,不过到后来,编者有意扩大她们之间的区别,也经常会单独出镜。

  

Ann

Ann是加拿大人,一头金色长发,标准的西方血统。她和Jim、Lilei他们不在一个班,但是和Han Meimei是好朋友,另外她还有一个中国好朋友Chen Hua(女孩)。

Ann在书中最重头的一次出场是她的生日,重要人物几乎全部出场参加。从此我知道了Fried Chicken,Fish and Chips这两种食物。不过当时没有概念,直到我们家乡出现了肯德基……

  

Lin Tao

作为在彩页上出现的人物,Lin Tao还是很重要的,不过不知为什么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出现,硬是被挤到了第二集团。作为书中唯一的眼镜男孩(大人不算),Lin Tao长着一副睿智的知识分子模样。不过,不要以为他很文弱,初三课本中,他可是参加了运动会接力跑的冠军成员。

  

Sam and Bill

这两个是Jim的死党,沾了不少光。他们三个在一起,1班的体育水平就能提高一个台阶啊。没说的,都是调皮鬼。

  

Wei Hua

Han Meimei的好朋友。我发现L、H、J、A四巨头都有各自的好朋友。Wei Hua又是一个热情贤淑型中国女孩,不过感觉不如Han Meimei成熟。

  

Ling Feng

跟其他中国孩子相比,Ling Feng显得比较成熟而独立。后期他出现的次数很多,但我最记得的还是他第一次出现时候被Jim的飞盘砸中了脑袋。后来,Ling Feng帮舅妈看小孩(装猴子),Jim去英国过圣诞的时候他帮忙喂养Polly,简直变成了专业保姆……

  

Bruce

澳大利亚男孩,因为在中国看到下雪的圣诞节而欣喜不已。之后他还有多次露面,最有趣的就是和一大群人去猴岛旅游了。在猴岛上,篮子被偷之后Bruce竟然哭了,真是大失脸面啊……

  

Mary

很晚才出来,又是一个西方式长发美人,姓Clark,有个弟弟Dick。假如彩页上再多一张,可能就轮到Clark一家了吧,运气不好。

  

其他人……

除了以上15人之外,还有一些让人记住的同学。比如Ma Lili,初一初二学期刚开始她都出现了,看来,她就是1班里学号1号的学生了,她与Mrs Read的那段对话(It's a secret!)被无数人传颂。还有Sun Huimin、Li Ming、Liu Ming、Fang Xiaoling、Bob White……等等。

  

现在想起来,仿佛他们就是我们当初的同学一样……

  

记得最后一课(澳大利亚的那座大石头山)结束后,结束框里就简简单单一句话:Goodbye everyone,Goodluck!我学到这里不禁热泪盈眶……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等待,本世纪首次日全食

8月1日,新疆哈密地区伊吾县苇子峡观测点天气晴朗。来自世界各国的万余名天文专家和发烧友,冒着酷暑架设观测仪器,等待本世纪首次日全食的到来。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南方周末-首页 by infzm on 8/1/08

8月1日,新疆哈密地区伊吾县苇子峡观测点天气晴朗。来自世界各国的万余名天文专家和发烧友,冒着酷暑架设观测仪器,等待本世纪首次日全食的到来。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百度日本域名取得进展 Baidu.co.jp正式启用

独家消息,百度日本分公司近日正式启用了Baidu.co.jp域名与Baidu.jp 共同提供搜索服务(中国大陆暂无法访问)。
在此之前,百度日本曾因Baidu.co.jp域名问题与该域名之前的所有者交涉,随后获得了日本政府获胜裁定,但由于一些原因,裁定后就一直没有了消息。据记者获悉,百度日本自2008年7月10号正式获得了Baidu.co.jp域名的非物质财产所有权,自 7月31日正式启用。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cnBeta.COM on 7/31/08

独家消息,百度日本分公司近日正式启用了Baidu.co.jp域名与Baidu.jp 共同提供搜索服务(中国大陆暂无法访问)。
在此之前,百度日本曾因Baidu.co.jp域名问题与该域名之前的所有者交涉,随后获得了日本政府获胜裁定,但由于一些原因,裁定后就一直没有了消息。据记者获悉,百度日本自2008年7月10号正式获得了Baidu.co.jp域名的非物质财产所有权,自 7月31日正式启用。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红帽CEO:Linux将称霸云计算

红帽新首席执行官JimWhitehurst把目标放在云端.
这位今年1月从MatthewSzulik手中,接下开放原代码厂商RedHatCEO棒子的前达美航空(DeltaAirlines)营运长,认为云计算是公司的第一要务.广义而言,云计算是指网络上的任何人都可使用的运算服务,更准确的说法,是在更具弹性的基础设施上,大规模执行的运算服务.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cnBeta.COM on 7/31/08

红帽新首席执行官JimWhitehurst把目标放在云端.
这位今年1月从MatthewSzulik手中,接下开放原代码厂商RedHatCEO棒子的前达美航空(DeltaAirlines)营运长,认为云计算是公司的第一要务.广义而言,云计算是指网络上的任何人都可使用的运算服务,更准确的说法,是在更具弹性的基础设施上,大规模执行的运算服务.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百度宣布任命井上俊一为日本公司总裁

8月1日消息,百度今日宣布任命井上俊一为百度日本总裁,此任命从宣布之日起正式生效。
"井上先生在日本具有长达10年从事互联网搜索业务的经历,不仅深刻了解日本互联网和搜索引擎市场的发展状况,而且拥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丰富的国际化企业管理经验。他的技术和产品经验,必将为百度日本带来新的活力。"百度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cnBeta.COM on 7/31/08

感谢BS吃里扒外的廉响的投递
8月1日消息,百度今日宣布任命井上俊一为百度日本总裁,此任命从宣布之日起正式生效。
"井上先生在日本具有长达10年从事互联网搜索业务的经历,不仅深刻了解日本互联网和搜索引擎市场的发展状况,而且拥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丰富的国际化企业管理经验。他的技术和产品经验,必将为百度日本带来新的活力。"百度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搜索Cuil开张首日瘫痪 搜索界三分天下

全球搜索引擎巨头谷歌公司几名前员工28日推出新搜索引擎Cuil,对抗老东家谷歌。Cuil创始成员说,Cuil在搜索深度和广度上均超过谷歌。但一些网络专家对Cuil的前景持谨慎态度。"Cuil"一词源于古爱尔兰语,发音同英文单词"cool",意为"求知"。Cuil黑色主页上说,它覆盖的网页超过1200亿个。Cuil公司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市,由风险资本投资者筹资3300万美元组建。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cnBeta.COM on 7/31/08

感谢以鹅传鹅的投递
全球搜索引擎巨头谷歌公司几名前员工28日推出新搜索引擎Cuil,对抗老东家谷歌。Cuil创始成员说,Cuil在搜索深度和广度上均超过谷歌。但一些网络专家对Cuil的前景持谨慎态度。"Cuil"一词源于古爱尔兰语,发音同英文单词"cool",意为"求知"。Cuil黑色主页上说,它覆盖的网页超过1200亿个。Cuil公司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市,由风险资本投资者筹资3300万美元组建。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Google 拟进军电信业

和 Intel, Motorola 以及其它大型技术公司一样,Google 一直有意投资一些新的领域,然而从未真正展开过,Wall Street Journal 的一篇报道称,Google 的新投资正在筹备中。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cnBeta.COM on 8/1/08

感谢35公里的投递
和 Intel, Motorola 以及其它大型技术公司一样,Google 一直有意投资一些新的领域,然而从未真正展开过,Wall Street Journal 的一篇报道称,Google 的新投资正在筹备中。投资项目的负责人为 Google 的高级副总裁 David Drummond,Google 还聘请了 William Maris 负责启动该项目。Maris 2005 年曾和 Google 创始人之一 Sergey Brin 的妻子 Anne Wojcicki 一起为一个健康投资基金工作。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谷歌音乐搜索上线

此前,谷歌本身并未提供专用的已成为百度等的亮点的MP3搜索服务。现在,谷歌音乐搜索测试版上线。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G日报 by Hong Xiaowan on 8/1/08

此前,谷歌本身并未提供专用的已成为百度等的亮点的MP3搜索服务。现在,谷歌音乐搜索测试版上线。

搜索结果并没有百度mp3那样的下载链接。

[via 背景音乐]


Copyright © 2007-2008 G日报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2008年7月30日星期三

免费域名ru的去向

虽然之前写了这篇文章,之后有很多讨论,我也补充说明过。但是不知道怎么的慢慢地变成了RU域名2008年8月1日过期?
想到这么快期限马上要到了,今天就又去看了一下:
domain:  NET.RU
type: GENERIC
descr: Russian and non-Russian organizations involved
descr: in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dmin-o: RIPN-ORG-RIPN
nserver: ns.ripn.net.
nserver: ns.spb.su.
nserver: ns2.ripn.net.
nserver: ns5.msk-ix.net.
nserver: ns9.ripn.net.
created: 1997.07.10
state: Delegated till 2009.11.29
changed: 2003.09.09
mnt-by: RIPN-MNT-RIPN
source: RIPN

和我之前看到的:
domain: NET.RU
type: GENERIC
descr: Russian and non-Russian organizations involved
descr: in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dmin-o: RIPN-ORG-RIPN
nserver: ns.ripn.net.
nserver: ns.spb.su.
nserver: ns2.ripn.net.
nserver: ns5.msk-ix.net.
nserver: ns9.ripn.net.
created: 1997.07.10
state: Delegated till 2008.11.29
changed: 2003.09.09
mnt-by: RIPN-MNT-RIPN
source: RIPN
中间这一段做个对比
state: Delegated till 2008.11.29
state: Delegated till 2009.11.29
也就是Delegated till的日期往后续了一年,这么一来RIPN在即将到期时又续了一年,也就是RU将继续有效到2009年11月29日.不过目前奇怪的是paid-till: 2008.08.01指的是什么,这一项目前仍然是8月1日。

QQ for Linux 发布

腾讯公司发布的基于Linux平台的即时通讯软件,
为Linux电脑用户带来更加快捷方便的聊天体验。
当前版本功能介绍
色彩丰富的界面
在Linux平台率先支持更换软件的色调和底纹,配套用户不同的Linux版本,体现不同的个性和风格。
管理多个会话窗口
用户可以用多标签的方式管理多个会话窗口,并且每个子会话窗口可以从母会话窗口中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聊天窗口。
丰富的聊天表情
用户可以和好友或者群进行即时的交流,收发默认表情,并且能接收对方发出的自定义表情。
整合QQ核心功能
为用户提供QQ最核心的聊天,查找,设置等功能,可以享受到最快捷的聊天体验,没有任何打扰。
自定义分组的顺序
用户可以在好友列表中自由的拖拽分组,把常用的分组移动到最上端,快速选中常用好友。
丰富的新消息提示
当用户收到新消息,不仅在任务栏会有消息盒子提示,而且在聊天的窗口和标签也有丰富的动画效果。
http://im.qq.com/qq/linux/download.shtml
http://dl_dir.qq.com/linuxqq/linuxqq_1.0-Preview2008_i386.deb
文件大小:4.7M Ubuntu 7.10 或更高
http://dl_dir.qq.com/linuxqq/linuxqq-1.0-Preview2008.i386.rpm
文件大小:4.7M SuSE 9 或更高 Fedora Core 8 或更高
http://dl_dir.qq.com/linuxqq/linuxqq_1.0-Preview2008_i386.tar.gz
文件大小:4.8M 所有Linux系统用户均可下载

QQ for Linux官方问答大集合

目前已确认QQ for Linux将于2008年7月31日起开始有下载,其他问题请点详细查看

QQ for Linux的发布时间是?

Tencent QQ for Linux版本可以从下载页面进入下载,它从2008年7月31日开始提供免费下载和使用。

评论:根据上次QQ for Mac的发布时间,可能是中午12点后才会开放下载。

QQ for Linux的系统要求是?

需要如下:Linux kernel:2.6及更高,GTK version:2.10及更高。

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版本:SuSE 9 或更高、Ubuntu 7.10或更高、Fedora Core 8或更高。

另外,支持64位的CPU。

评论:看出来了,确实是基于GTK+开发的。因为需要GTK+2.10以上的版本,所以旧的系统如Ubuntu 6.06就不支持了。

QQ for Linux的安装方式?

详见:http://service.qq.com/info/8803,支持RPM、DEB和Tar.gz的二进制包。

评论:不错,照顾到了所有Linux用户。

QQ for Linux的外观方面?

外观与Windows下的类似,使用Linux的字体(GNOME桌面的字体配置),简体中文。似乎还支持换肤功能。

评论:界面还不错,根据此前透露的截图,应该就是那样了。

QQ for Linux的功能方面?

QQ for Linux功能有限,只支持接收自定义表情,并且不支持声音,而且不能管理用户和群。

评论:以“Linux用户喜欢安静的环境”来说明QQ for Linux缺少提醒声音的支持,真是妙啊。功能有限,可比QQ for Mac。

QQ for Linux的其他消息?

闭源,免费,当前还是测试阶段,似乎就是QQ 2009 for Linux Preview。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cnBeta.COM on 7/30/08
腾讯公司正式确认了QQ for Linux,并且回答了用户的提问!
目前已确认QQ for Linux将于2008年7月31日起开始有下载,其他问题请点详细查看。以下所有的问答都是从http://service.qq.com/info/8828整理出来的。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美国老愤青——辛迪·希恩

希恩假如在中国,想必她会获得如下评价——刁民、老愤青、暴徒、反革命分子、不明真相的少数人民群众……还有什么呢?大家来续——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题记:位朋友从美国回来,赠我几帧照片,照片里应该出现的女人没有出现,因为女人病了,在家。出现在照片上的是女人的男朋友……

  美国,女人,反(伊)战人士,——辛迪·希恩,以至如今以"反战母亲"为代名的一个美国女人。
  她现在仍然扎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正门之外……
  在中国,辛迪·希恩的名字兴许没有谁会知道,但"反战母亲"的名声却在中国多有耳闻,也因此这成为我们于不幸之中之大幸——我们竟然也知道有这样一位令世人尊重的辛迪·希恩。
  那么美国政府呢?那么美国警察呢?难道他们针对如此足以明显有"颠覆政权意图"、"破坏社会安定团结"、"与政府大政格格不入"、"恶毒攻击国家领导人"种种倾向的人可以做到熟视无睹吗?美国的国家机器难道竟示弱如此?
  华盛顿特区警察署长特伦斯·盖纳曾在一份公开发表的声明中承认:"警察们犯了一个善意的错误,他们执行的是不成文的限制。"那是指针对反战母亲的一次逮捕行动。总统布什也一直为辛迪·希恩所头疼,不过在这些件事情上没有人或者很少有人站出来谴责辛迪·希恩和替总统开脱责任。
  美国国会的议员说"我认为她是一头政治动物,她相信她只有成为好战分子才能与那些大男人们平起平坐"
  在2005年的一次逮捕行动中,希恩因为参加了反战示威者游行并且在白宫大门前停留,"我把儿子的照片系在白宫外的一根铁栏杆上。显然,这也成为我违法的罪证。"希恩与反战示威者游行到白宫大门前,要求面见美国总统布什。值勤警察以示威者不得在中途停留为由,向他们发出3次警告,随后实施了逮捕行动。希恩是第一个被抓走的,由于她坚持坐在原地,警察不得已把她抬到一辆警车上。整个过程希恩面带笑容,丝毫没有惧色……不久,辛迪·希恩被释放。
  在中国的新闻里,我们所支离破碎地获得的这一些信息,其实无法解释清楚辛迪·希恩的行为因果。我们往往会因信息而不解,我们也因信息而糊涂,因为信息是纸,是纸上的字,字是可以写的,写字的人亦是可以加入自己的判断。可以有权利参与判断的人多了,这个信息场就真实,如果信息场变成了只是为一些人的利益的一言堂,变成了"为我所用"的国家机器构件,那么我们不糊涂谁又糊涂呢?
  希恩假如在中国,想必她会获得如下评价——刁民、老愤青、暴徒、反革命分子、不明真相的少数人民群众……还有什么呢?大家来续——


收藏到:Del.icio.us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在新北京中消失:老社区(1)

更重要的是,他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贫富差距拉大,导致北京的犯罪率上升,居民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在一个没有大门的社区里住,我没有安全感。"阎文说。

。。。。。。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作者:小编 | 评论(0) | 标签:纽约时报, 北京, 胡同, 文化, 奥运

作者:NICOLAI OUROUSSOFF

原文:http://www.nytimes.com/2008/07/27/arts/design/27ouro.html?_r=1&scp=1&sq=hutong&st=cse&oref=slogin

在西方花了一个世纪的城市建筑从建筑、摧毁、更新到保护性回归的历史轮回,如今在中国可以压缩成不到10年时间的历程。而当汹涌的建筑热潮在席卷全中国时,北京也开始了致力于保存她的历史印记的运动。

过去的十年来,城市建设爆炸性扩张,已经将北京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同时也把城市里许多有历史意义的街区或者说胡同串儿,夷为平地一片。对此,草根性质的历史遗迹保护主义者已经敲响了警钟:那些有古老的木框架和瓦屋顶的老四合院住宅,它们曾经使得北京的许多街区被赋予了各种历史和象征意义,如今很快将消失得无影无踪,被大片大片的新楼群取代。它们消失得那么快,以致于连当地的老人们现在已经很难确定他们原来的方位了。

如今,就在他们努力保护幸存的老北京风貌之际,这些中国的四合院保护主义者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同样阴险的威胁:都市改造的贵族化。为数不多的幸存的老四合院住宅,已成为中国的日益增长的上层阶级和富裕的外国投资者所觊觎的对象,这些老四合院如今变成了一种上层人士的地位象征。随着越来越多的钱是投入到老四合院的翻修,这种现象不仅使得这些街区失去了原来的建筑风格,而且也将使得到原来的一整个悠久的生活方式消失得无影无踪。

与此同时,对胡同命运的强烈关注已经掩盖了另一个同样紧迫的建筑保存问题,那就是50年代和60年代的社会主义风格的房屋也在被拆毁。迫在眉睫的威胁是具有历史性质的:过去的历史面貌改变得如此彻底,以至于在不久的将来,现实面貌就就几乎找不到与历史的关系了。

北京胡同街道的历史可以说是源于13世纪,源于建立元朝的蒙古族人,他们在北京城创设了像棋盘格局一样的街区。在老北京城里,居民的公共生活是在胡同小巷中进行的,而私人生活则隐藏在砖墙背后的四合院宅里。这样的生活方式大致上维持不变,一直持续到共产党在1949年夺取政权后的十年后。老北京城里,富裕人家住的胡同,大多是在北部,而穷人多住在南部,南部的胡同街区人口也比较密集。

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北京的人口激增,房屋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个四合院,过去只住一户人家,突然要住进三户或四户人家。

空间一下子变得小了,庭院都是新来住户的临时厨房和鸡舍,原来通风和明亮的庭院变得令人窒息、拥挤不堪。由于缺乏基本的排水管道,很快就连原来较富裕人家的胡同的居住环境也恶化了,成了贫民区。

50年代和60年代北京城开始向外扩展,包围老北京城区的古代城墙在这轮现代化的建设中被摧毁,而工厂和住宅楼则如雨后春般出现在城市中心周围,一些新的四五层高的具有那个时代的社会主义特色的公寓布满了整个城市。

目前正在进行的的拆迁潮是由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的市场化改革势头很猛,房地产投机者看到了城市重建的潜在赢利机会。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城市建设加速,北京作为奥运会主办城市,为了准备迎接外国游客,开始了大规模的贫民区拆迁工程。

举例来说,前门地区,这是一个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曾经贫困但是繁华的社区,北京城的许多茶座和影剧院都曾集中在那里。然而现在才几年光景过去,这里的胡同已经被商场和带有丑陋的后现代主义外表的办公大厦取代,虽然只有几年,这些后现代的建筑看上去已经破旧了。

在这一带,保留下来的过去遗迹是一座老北京的城门,如今这座石块垒成的城楼被棚架包裹,城楼处在四周高架路的环绕包围中,一度通往城墙边的熙熙攘攘的商业街改造成了八车道的大马路,穿过马路的唯一途径只能是走人行天桥。

对胡同街区的拆迁,对胡同所体现的文化记忆的毁灭,在城市的知识分子中引发了强烈抗议。其中,华新民和记者王军开始举办小型的抗议和撰写文章,表达对胡同命运的担忧。这些活动和文章,最终都吸引了西方的注意力并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话题。

在筹办北京奥运的大环境下,北京政府对这样的批评变得更加敏感,起草了计划,在城市中心指定了25个历史建筑保护区。在过去的几年中,尽管还有一些违反规定的做法,但是拆迁的步伐似乎已显着放缓了。

但北京胡同的命运,不能完全归咎于冷漠无情的政府或是毫不留情的发展商,拆迁也反映了许多中国人所具有的新的心态。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北京最受青睐的房屋不是胡同区的居民四合院,而是政府兴建的公寓大楼,住在这些公寓楼里,也是社会地位的一个标志。

因此,中国的中产阶层对胡同生活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阎文(Yan Weng,音译)是一名有前瞻性的建筑师,他曾经住在前门附近,可是最近却搬进了高楼。他认为"对我们这些在毛泽东年代长大的人来说,住政府公寓总是最理想的。到现在,这种心态也并没有太多改变"。

更重要的是,他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贫富差距拉大,导致北京的犯罪率上升,居民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在一个没有大门的社区里住,我没有安全感。"阎文说。

。。。。。。

待续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叶佩兰 故宫40年

在品鉴瓷器的时候,叶佩兰经常说,瓷器太沉了不行,太薄了也不行,东西拿在手里得有一定的分量,"什么东西都像这瓷器一样,得有个度"。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南方周末-首页 by infzm on 7/30/08

在品鉴瓷器的时候,叶佩兰经常说,瓷器太沉了不行,太薄了也不行,东西拿在手里得有一定的分量,"什么东西都像这瓷器一样,得有个度"。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母贤武:错在我是人不是神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南方周末-首页 by infzm on 7/29/08

赴县城"报灾"路上,地震中失去妻子的母贤武得知儿子重伤入院,他遂将工作交由下属,自己去医院照顾儿子。几天后,母贤武被免去乡党委书记职务。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联合早报 全民反恐

要"全民反恐",恐怕没有其他途径,就是得确保信息传达畅通、足够。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星岛时评 by www.stnn.cc on 7/30/08

  上周四,沪上各大媒体以显著的版位报道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奥足赛上海赛区安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程九龙说,上海警方打掉一批恐怖分子、破获一些案件。警方同时强调,沪上奥运比赛场馆以及运动员驻地等属于"低风险"安全级别。 

  当局语焉不详,既未透露警方逮捕了多少人,也没谈及嫌犯来自何地或恐怖活动的具体目标等。上海民众庆幸避过一劫之余,部分人却难免担心家园是否如想象般安全,当中也不乏怀疑官方说法准确性的人。 

  还记得数年前,新加坡内部安全局透露在2001年粉碎回教祈祷团时,发现恐怖分子曾计划在义顺地铁站放置炸弹,大家这才惊觉浩劫原来有可能与自己这么近。后来,尽管没迹象显示狮城公共交通设施受到恐怖威胁,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的安保工作明显加强。 

  小小的狮城在"太平盛世"尚且公布捣毁恐怖组织的消息,提高人们反恐意识,欲迎接庞大外宾阵容的中国,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事实上,中国政府正竭力确保北京和其他协办城市奥运期间的安全,除了加强安保工作,也推出种种措施。 

  同样在上周四,中国欧盟商会发出声明,指出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网站上的一则通知称,"为确保奥运会顺利举行,维护奥运期间本市社会稳定",至9月中旬,外经贸委暂时不受理前往上海的商务签证。上海外经贸委也建议申请商务考察、访问、市场调研和培训等非紧要事由往沪的外国人,推迟到9月中旬以后才提出申请。 

  该商会说,没提前预报就推出有关措施,将为在中国运营的公司带来严重问题,它要求中国中央及地方各级相关政府机构对该限制进行澄清,说明其执行方式及有效期限。 

  此外,中国媒体上周六纷纷报道,上海警方指出,今年5月5日沪上巴士爆燃,造成三人死亡和12人受伤的事件,虽是人为,但与恐怖袭击无关。 

  报道依然没让所有人信服,有个朋友就说:没迹象显示事件与恐怖袭击有关,但同样也没有迹象显示它与恐怖袭击无关呀,凭什么大家就要相信警方的话! 

  这种种都显示,尽管当下信息泛滥,信息仍不对称,老百姓对恐怖威胁或商界对限制措施的了解,自然都比不上官方。人们已明显不满足于"政府说了算"的状况,希望拥有足够的信息,让他们消化和分析后,相应做出价值判断和防范准备。 

  针对巴士爆燃事件,有网民说:"希望真正客观精确的结果早点出来,能够查明真相,为以后的防范措施提供帮助……我不想看到谁谁被罢免了,多高的领导来慰问了,我想所有的老百姓都是只想看到,真正有效有力的措施是什么……" 

  几年前,网上就开始流传基地组织恐怖头目拉登惹不起中国的笑话,说他派出恐怖分子炸立交桥,恐怖分子转晕在桥上;派人炸政府大楼,那人却被值班民警误认为讨薪农民工被狂揍住院;一人成功炸了山西煤矿,死伤数百人,但半年不见新闻报道,以撒谎罪处决;而派出一人炸巴士,那人却无论如何挤不上车。 

  网民说,应该改一改笑话,说拉登派"人肉炸弹"到中国,搭巴士时竟被乘客自带的易燃物引爆了,拉登听到消息后说:中国人太厉害了,举办奥运万众一心,全民反恐了。 

  要"全民反恐",恐怕没有其他途径,就是得确保信息传达畅通、足够。(作者 何惜薇)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每日电讯报 中国在正常与独特性之间斗争

中国面临的问题,例如如何解决它的政治问题以及它追赶西方的决心,比任何体育盛会都要庞大。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星岛时评 by www.stnn.cc on 7/30/08

  关于即将来临的奥运,北京所有人都有一个尚未找到答案的问题,而我的问题是:他们将演奏什么背景音乐?我知道,与谁将登上奖牌榜之颠等问题相比,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但有时候,外人对中国的体验就是涉及到这些事情:这里的广播系统为什么一直在播放美国萨克斯手肯尼基(Kenny Gee)圆熟而过时的音乐?
  我承认,在我来中国以前,我几乎没有听过肯尼基。但他一首悦耳的调子仍然是廉价商场和空中旅程的主要音乐:在所有中国飞机着陆和打开舱门的时候,就会放这首曲子。它构成了生活的听觉背景,在你思考政治改革和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斗争之后很久,它仍然盘旋在你的脑海中。
  我在奥运绿色区域(和巴格达的绿色区域一样,只是更加安全)附近游览时,我突然想到,当成千上万的游客获得评估这个国家的机会时,肯尼基时刻可能压倒一切。
  中国正经历渴望表现正常(normal)与渴望保持独特性(维护它的"中国特色")之间的斗争。最终结果是一个既不完全正常,也不完全中国化的社会:一个肯尼基社会。
  拿奥运村书店来讲,大多数游客以为肯定会有一些东西:《孤独的地球(Lonely Planet)》,Fodor's中国旅游指南,可能还会有一些机场小说。
  但北京不喜欢外国人的中国指南,因为那些指南往往不经核准就提出一些"问题",因此我们会得到一些用蹩脚的英语(外国人可能会取笑这些英语)写成的国家出版的指南。
  这不是讽刺。在各个层次的奥运项目之下,中国的、共产主义的、西方的价值观相互冲突。在大街上,中年男女身穿奥运T恤和红袖章表明立场;老式的居委会已经复兴,以维护社会秩序。在奥运设施里,迷人的志愿者反复搜寻你,同时为不便之处道歉。大多数外国人发现他们的殷勤既让人生气,又让人钦佩。
  这些和"鸟巢"附近的高射炮、储备的反恐部队以及其他,构成三种相互竞争的、关于中国对安全的痴迷的表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对学生而言,那是严格的儒学:国家是母亲,政府是父亲,你为他们服务,他们保护你。对奶奶巡逻队(译注,应该是指由社区老年妇女组成的巡逻队)而言,确保普通人生活不受讨厌的外国危险分子破坏是党历史性的动员角色。对外界而言,它强调北京面临过往奥运所面临的同样的恐怖威胁:北京只是在做雅典曾经做过的事情。
  从新机场航楼到鸟巢的车程将很快变成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旅程之一,但在某些情况下,同时上演的丑陋和衰老也会让游客感到惊讶。
  为什么中式住宅的修复如此简陋?为什么为了建造高层建筑而推倒中式住宅,而那么多苏联时期产物却继续存在?然而这些代表了社会中互相冲击的三股力量。
  当然,还有最明显的污染。北京市的人口相当于希腊或澳大利亚的人口。因此世界应该搁置琐事,回归较广阔的层面。
  肯尼基问题警示中国的怪癖和它的独特心理,但没有提供关于这种心理状态将把它引向何方的线索。
  中国面临的问题,例如如何解决它的政治问题以及它追赶西方的决心,比任何体育盛会都要庞大。(原标题:为何到中国去的万千游客只会说"Gee";作者:Richard Spencer)

译文为摘译,英文原文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纵横周刊 英国首相的暑假作业

全球经济低迷大环境下,布朗在解决食品、燃料和能源扥问题,相当老练得当。显然,布朗是工党下次大选的有限的法宝之一,一场成功的工党内讧,就是一次愚蠢的政治自杀。失去的不仅仅是布朗,还有一场可能胜利的大选。而且,在东格拉斯哥,工党失去的(得票41.7%,2005年60.7%),并非保守党的得到(得票6.3%,2005年6.9%),立足于工党和保守党的竞争,这场失败的意义,仅限于此。至于布朗时代的工党,缺乏可选性,克鲁威已经证明了,这次仅仅是重复。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星岛时评 by www.stnn.cc on 7/30/08

  东格拉斯哥的失败,揭示工党的选举机器的迟缓和混乱。

  从今天开始,英国副首相哈曼女士将接管政府。原因不是布朗辞职,而是他去度暑假。连续三年,英国工党内讧都成为暑假的头条。2006年,布莱尔遭到布朗系逼宫,要求让位给布朗,2007年,布莱尔辞职,布朗继任首相。时隔一年,布朗受到了党内前所未有的劝退压力。新一轮的劝退的起因来自上周五工党在东格拉斯哥地方选举惨败,在布朗的暑假开始前,工党失去了议会又一席位。

   东格拉斯哥的增选失利,使得布朗领导下工党在今年增选中,在克鲁威、亨莱(Henley,现任伦敦市长鲍里斯前选区,保守党绝对优势)、何顿布莱斯(Haltemprice,保守党前影子内政大臣戴维斯选区,保守党绝对优势)的三连败之后,又添一笔。东格拉斯哥是传统的工党选区,这次击败工党是苏格兰民族党。这场失败意味着在未来的大选中,苏格兰的票仓地位需要重新加强。在过去三次大选中,苏格兰新工党和自民党结盟,有效地抵制了保守党势力扩张,使其在苏格兰拿到的议会席位有限。同时,随着新工党政府主导的地方分权运动的深入,苏格兰民族党的发展壮大,使得在2007年成功地击败了工党,成为苏格兰议会第一大党。

  如果是克鲁威的失败是工党选举策略的失败,东格拉斯哥的失败,揭示工党的选举机器的迟缓和混乱。在2007年失利之后,温迪?道格拉斯当选苏格兰工党党魁,温迪是国际发展大臣亚历山大姐姐,两人都是工党新生代出现代的标志,被居于厚望。弟弟亚历山大是布朗内阁关键人物,目前已经着手操作工党大选。在今年6月份,温迪因为选举捐款丑闻失去了苏格兰工党领袖位置。这场6月30日的风波延宕至今,苏格兰工党竟然出现了候选人临时无人的局面,错失了备选时机,以至于工党候选人是以工党批评者形象出现。

  选举失利之后,本周末要求布朗辞职的呼声再次在党内响起。与2006年不同,当时布莱尔系与布朗系人马直接对攻,局面相当火爆。此次团结高过分裂,两名党内大佬斯铎(现任司法大臣,被视为取代布朗的最佳人选)和前副首相普雷斯特出面调停矛盾。

  全球经济低迷大环境下,布朗在解决食品、燃料和能源扥问题,相当老练得当。显然,布朗是工党下次大选的有限的法宝之一,一场成功的工党内讧,就是一次愚蠢的政治自杀。失去的不仅仅是布朗,还有一场可能胜利的大选。而且,在东格拉斯哥,工党失去的(得票41.7%,2005年60.7%),并非保守党的得到(得票6.3%,2005年6.9%),立足于工党和保守党的竞争,这场失败的意义,仅限于此。至于布朗时代的工党,缺乏可选性,克鲁威已经证明了,这次仅仅是重复。(作者 曾飙)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央视《新闻1+1》 袁隆平买车:关公战秦琼

 在这样一个调查表里还能看到一个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变的,中国骨子里头虽然每一个人都希望富裕起来,但在骨子里头还有一个轻商的意识在作祟,对吗?还有一个,如果要是学的更好了,应该去求仕途,而是求商途,如果这样的一种观念不改变,我们没有受人尊敬的企业家,这个社会不能培养起来,当然需要企业家自己也努力,但如果在我们的意识里头依然轻视很多的企业家,骨子里是看不起他的,第一个,就会逼迫很多的企业家把财富向外转移,第二个,做道德模范,把自己包装成一种道德的楷模,其实选择在非阳光的底下去进行自己的消费。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星岛时评 by www.stnn.cc on 7/30/08

  袁隆平逛车展,媒体传言大科学家要买奔驰,引发网友热议。事情的来龙去脉到底怎样?支持、认可,网友一边倒的态度中又有哪些值得分析的地方?面对屡屡被提及的"仇富"说,面对富人经常遭受的指责和质疑,公众对富人的财富评价中有着怎样的心理?我们又该如何理性看待财富差距?《新闻1+1》正在解析。

  演播室主持人(董倩):

  晚上好,欢迎收看《新闻1+1》。

  袁隆平的名字大家都熟悉,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有名的科学家,但是最近他受到人们的关注却并不是由于他又新发明了什么样的科技成果,而是由于在湖南举办的一次车展上,他在一辆奔驰车旁边多流连了几眼。这件事情出来以后人们就说,袁老为什么要买这辆车呢?因此有很多人就说为什么袁老要买这么一辆车就受人关注?另外,为什么袁老买车,人们就尊重他,而且甚至给他鼓掌?另外一些富人,如果要是买这样的车的话,就会遭到很多人的喝倒彩?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富人的话题总是能够拨动我们社会的神经。岩松你怎么看待这些疑问?

  白岩松(新闻观察员):

  其实我觉得这里好多的命题都是伪命题,都属于关公战秦琼。首先这件事情本身的事实就不那么靠谱,需要有一个确凿的过程,大家不过在借题发挥,一个原本不该存在的话题被大家热热闹闹地给炒作了一番,这件事本身倒是挺值得关注的。

  主持人:

  《新闻1+1》不一样的解析,我们首先来关注这样一个小事是如何演变成为一个社会热点新闻的。

  (播放短片)

  解说:

  7月19号上午,袁隆平院士一家人出现在了"2008湖南车展"上,被记者拍下了这组照片。两天后,网络上出现了袁隆平逛车展,为老板挑选座驾,称已有车六七辆的配图新闻。报道里说,袁院士家里已经有六七辆车,还被一辆奔驰敞篷车吸引。

  这张照片里,袁老参观的这种敞篷的奔驰,车型号为SLK200K,是奔驰的一款顶级跑车,市场的售价为68.8万,此帖一出,网友却表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态度,对于袁隆平看高档车,网民们表现了极大的宽容和支持。仇富不仇袁隆平,网友力挺袁隆平买车,袁隆平买中国最贵的车都无可厚非,甚至更有网友称,袁老就是买七八架私人小飞机也配。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个家喻户晓的名人到底有多少资产?

  袁隆平现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每月的工作是指导研究和培养人才,每月的工资是4000元。

  前几年袁隆平获得了国家首届最高科技奖,奖金500万元。此外,平常世界性基金会和当地政府的重奖也有不少。

  2000年,中国第一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8年后,名誉董事长袁隆平再次获得70万份股票期权,加上之前持有的250万股隆平高科股份,以市值计算,袁隆平身价已经过亿。这样看来,虽然是一个科学家,但是袁隆平早已是一个亿万富翁,从经济实力上来看,68万元的奔驰对于袁隆平来说还真买得起。

  尽管网友们对袁隆平买车的行为表现出极大的理解,但是7月28号,袁隆平的秘书戴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澄清,当天袁隆平并没有购买奔驰车的计划,仅是多看了两眼奔驰车,网络上就直接将该车划到了袁老名下。而其实当天,袁老一家人看上的只是一款普通的国产两厢车。

  另据记者调查,袁龙平家里的六七辆车其实都是分属他的子女所有,他本人只有一辆十几万元的赛欧。2007年6月,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袁隆平特别讲到了他的车。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在下田条件好了,是开汽车下田,过去走路,后来骑自行车,再后来骑摩托车,现在提高了,我有个小汽车下田,普通的叫做赛欧吧,大概也不是那么好,现在是大概是十万块钱吧,自动的。

  解说:

  身价如此之高的袁院士平时一直在开一辆十几万元的赛欧,而在生活上的消费却也非常俭朴。

  袁隆平:

  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你背钱多了。我觉得我生活得很好,你搞豪华车有什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么鳄鱼的皮带,鳄鱼皮的皮带,两千多块,我从来不用,送给人去,我不要,讲那些派头做什么。

  主持人:

  这件事情有很多人在网络上发表意见,其中有一个网友他这么说,就说为什么袁老要去买车,为什么没有人骂呢?没想到的是他这个观点一出,有无论的跟帖在骂他,由此可见袁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分量。岩松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就是袁老在人们的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白岩松:

  我觉得这件事首先我们得先关注两点。第一点,恐怕没有几个人把袁老当成富豪吧,在我们的心目当中,他是一个科学家,是一个院士,是一个常年跟水稻打交道的,在田间地头行进的一个大科学家,在我们的心里他更像是一个学者,一个科学家,因此如果非把他扯到富豪这一面的时候就本身有点怪异,我们心目中的形象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已经有一个定格的袁老。

  主持人:

  你说到富豪这个词,富豪这个词咱们不能说它是褒义还是贬义,但最起码,在很多人心里它不是一个很褒义的词,因为说到富豪,多多少少总会让人联想到以前的一个词叫土豪劣绅,因为豪字和富字一联系在一起的话,总会让人觉得是为富不仁。

  白岩松:

  是啊,大家有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情绪。但是我想问改革30年的目的是什么呀?改革30年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人依然贫困吗?显然不是,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富起来,去告别一个所谓"均贫富",所有的人都均贫的一个历史阶段,我想这恰恰是改革30年的最大的一个成就,因此,我们的很多富裕观、富豪观可能也要发生一些变化,我觉得这是一个前提。

  还有一个前提,我们不能不回到事实的本身。我觉得大家现在有这样的一种情况,一个事情一出来了,大家不考虑这个事实本身是怎么样,立即开始表态,开始站队。可是回到事实本身,有几个细节我要提醒大家注意。

  第一个,报道这件事情的媒体是这次车展的主办单位之一,在报道袁老在看奔驰车的这张照片的报道里头,最后一段话是袁老夸奖这个车展在湖南办的不错,这有点袁老给人当托儿的意思。而且里头还有一些细节讲了,袁老态度特别和蔼,有很多人让袁老照一张照片,袁老都答应了,为什么没选那些照片来当成这个报道的一个照片,而选了一个奔驰呢?奔驰更有吸引力,更有吸引眼球的作用。在看奔驰之前,他刚看了一个双环的汽车,那是国产的,价格应该没奔驰这么贵,但是一登双环恐怕就不会转到网上大家有这么多的议论了。所以我非常担心有很多的事情,现在我们急于表态,动及几万的跟帖,可是事实本身被大家忽略了。

  主持人: 

  但会不会他本身制作这样的一个新闻,发觉这样一条新闻的人就是想意在要强调这种差异和这种强烈的对比?因为说到买奔驰车往往都会想到这种所谓的真的富豪,而像袁老这样的科学家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和奔驰车是有相当距离的。

  白岩松:

  是啊,宝马撞人案,媒体的关注度就极高,然后宝马彩票案,关注度就极高,如果说赛欧彩票案或者赛欧撞人案,可能就没有。

  这次开玩笑,可能这条新闻被大家炒来炒去,热议半天,最大的受益者是赛欧,因为发现袁老是这样的一辆车。其实回到事实本身的时候你也会去思考,我们会不了解事实就开始关公战秦琼去讨论一番。

  另外这件事我刚才说了,这件事情本身不值得考虑,如果要是合法的收入,买什么样的车,只要遵章纳税,而且一切都是合理的,不很正常吗?我们为什么要去讨论它呢?但是讨论它背后所代表的在这个阶段,我们心里里头一些复杂的想法和我们处在这个阶段的所思所想非常值得关注,它有时代特质。

  主持人:

  刚才你所说的一切,就是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首先袁老他不准备买这辆车,然后袁老自己最后他买的是一辆什么样的车,我们把这个事实弄清楚了。

  接下来的问题,我们假设袁老准备买这辆奔驰车,他会引发什么样的社会关注,因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林林总总的评论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就看,假如袁老要真买这辆车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就看了一个调查,网友一边倒的支持袁隆平"露富",所谓"露富"就因为他没买,所以他挂了一个引号。最重要的理由是什么?第一个是他的贡献极大,"别说买车,买飞机都理所应当",占的比例是将近44%,这个我觉得是从贡献角度去评价。另外一个,"袁隆平靠劳动致富,钱来得光明正大",这是来路,将近36%。另外,"袁隆平一直关心民生,这样的富人更能造福社会",20%。你怎么看待这么一个调查结果?

  白岩松:

  我觉得这就是袁隆平这个名字在我们心里已经定格了,所以大家天然的就接受他。而且返过来我们去想,你看去年豪华车销售的排行榜,不管是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等很多豪华车在大陆的销售量都极高,奥迪过了十万辆,奔驰、宝马也都是几万辆,大家可以想一下,一年都会卖出去这么多车,大家怎么没去追究那些人为什么可以买这样的车呢?因为他不像袁隆平这个名字这么显赫,因此把袁隆平跟奔驰车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这条新闻就很有趣了,其实这条新闻该很有趣吗?不该很有趣,因为一切都是正常的,我觉得即使他买也是正常的,不是吗?

  主持人:

  但问题的关键是人们利用肯定袁隆平这样的一种情绪,实际上是表达了另外一种对其他……

  白岩松:

  所以我说这就是一个借题发挥,总有这样的一个新闻,不是袁隆平,或者另外的一些新闻,比如前不久大家关注一个保险公司的老总拿多高的年薪,大家就会有很多的议论,那个应该给出大家一个答案。然后又有了一个央企的老总不能自定薪酬,可能这样的新闻衔接在一起的时候,大家看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地方,那个是不公平,然后马上看到袁隆平这是合理的。

  其实我想在生活当中,改革30年之后,如果说改革刚一开始的时候,的确有很多我们不喜欢的方式使他们获得了财富,甚至可能在那个时候法律存在很多的空白,有很多人富裕起来。改革行进了30年了,现在随着法律的健全,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靠违法的手段富起来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了,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合理获得的财富合理去进行消费都是正常的。

  所以有了袁隆平这样的事,我觉得更多的是大家不是在关注袁隆平,而是在表达自己的某种意见和某种态度来站队,来发出一种声音,这就是网络的特点,你也无可厚非。

  主持人:

  事实上是这样的,人们之所以觉得袁隆平买车,尤其买豪华车我就支持,其他富人买豪华车我就喝倒彩,恐怕也是因为一种社会心理,但任何一种社会心理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肯定它也不是空穴来风,肯定是因为社会上什么事情的发生使得他造成了这么一种心理的趋向。

  白岩松:

  我觉得改革30年回头去看是一个很长的历程,但是如果说我们的财富观和对很多富起来的人的态度的改变还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这个需要很多方面。

  一方面,我们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另外富起来的人之后该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准则,并且提供一种大家更愿意接受的富人价值观,能给社会来分享,这是第二个层面。

  第三个层面是国家的法律以及相关的制度的建设,如何保证更多的富人会去做更多的好事情。我举一个例子,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税法都没有进行大家期待中的改革,因为税法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就会对企业和企业家来做慈善的时候有更多法律上的支持,他就更愿意做慈善事业,而到现在为止,大家呼吁了这么久都没有,可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只能把棒子直接打在了很多富裕起来的人的头上,你为什么不去做更多的慈善的事业,而忽略了整个国家的这套税法的促进慈善事业前进的机制、土壤都没有更好的建立,这个时候不需要也有其他的方面需要进步吗?

  主持人:

  是。一方面人们"仇富",但是你得分辨一个问题,人们不是仇恨所有的富人,里面有的值得他们去仇视,有的属于连坐了,被关联了。

  白岩松:

  我觉得是一个过程,我不知道这话是不是该说,我相信改革30年之后,随着法律建设的越来越成熟,富裕起来的大多数人里头他们都是合法的,是正当的,但是可能依然会有极少数的富裕起来的人可能是像大家想像中的,比如占用了其他的资源,为富不仁等等,有,但是如果要是因为少部分人存在这样一个情况,却形成了大范围的"仇富心态"的话,这个社会矛盾该怎么化解?

  主持人:

  我看到一个观点,就认为"仇富心态"这个词本身就是为富不仁的一堆人提出来的,因为他们就是要保护自己的财富,因为要知道自古以来就有民不患寡患不均这样的一种说法。

  另外一个,很多人的心态并不是说我仇恨你的财富,我是仇恨你怎么来的这个财富,再有一个,你有了这个财富,你怎么处置它。

  白岩松:

  回头去看历史的话,很多次的农民起义最初喊出来的口号都是"均贫富",这就说明在我们的心理里头,长期的文化心理里头,对"均贫富"是一种期待的,它是最能唤起大家团结在一块,成为一个团队,去跟另外的一种势力做斗争。

  但是刚才我一开始已经说了,改革30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邓小平告别了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的建设,回到一种更务实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去督促每一个人为自己,加在一起为国家,于是改革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人为本,不也要以人性内心里头对富裕的追求和对更美好生活追求的这样一种理想天然的一种尊重吗?其实很多"仇富"的人在同时一方面用笔或者用鼠标写下了"仇富"那些非常极端的言论和字语,很痛快了,可是同时他又在想尽一切的办法,希望能成为被仇的富人当中的一个,这不正是这个时代当中的一个特质吗?

  主持人:

  今天我们演播室的话题是通过袁隆平先生看湖南的一个车展引发出来的如何看待富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话题稍后继续。

主持人: 

  其实今天我们的节目说到底是关心一个富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形象的问题,而这些年来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是富人的形象不怎么好,不佳。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播放短片)

  解说:

  袁隆平买车一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但这次,曾屡次被扣上"仇富"帽子的网民们的态度却耐人寻味,他们很多人的观点是就算"仇富",我们也不仇袁隆平。

  某大型门户网站甚至特别就此新闻策划了一个专题,标题就叫"我们尊重'富人'袁隆平",在网友参与的调查"谁是你心中的阳光富豪"中,袁隆平以占95.69%的得票数遥遥领先于其他著名企业家。

  一直以来,关于富人的话题总是能引起很多人的兴趣。2006年年底,有传闻某著名企业家被相关部门调查,引发了媒体一场关于民营企业财富问题的讨论,政府、学者、企业家,各路人马轮番上阵。

  2007年,针对社会上的"仇富"心理,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发表了一篇题为"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文章,文中说到"中国穷了几千年,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仇富',要保护富人穷人才能致富,现在替富人说话的很少,因此他决定要反其道而行之,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做事"。此语一出,舆论哗然,许多网友对这位经济学家的立场不以为然。

  其实就在网民们一边倒的支持袁隆平前不久,许多网民对中国平安老总拿6000万年薪一事大加指责和质疑。再联想到前段时间王石的"十元门"事件,此次袁隆平事件中网友的态度实在值得深入思考。究竟是如某些评论所言,这是中国网民停止"仇富"的开始,还是人们对发明创造的崇拜?一件小小的袁隆平事件真的承载了当代中国人财富观的变迁吗?

  主持人:

  有一个网络上的调查,然后咱们看一下,认为"仇富"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是部分人利用特殊地位获得了高收入,这是43%;还有就是部分富人来路不明,富裕侵害了其他人的利益;再有就是为富不仁。你怎么看这三个选项?

  白岩松:

  前两个比例加起来的时候超过了80%,前两个比例多少都有很多违法的嫌疑,对吗?

  主持人:

  是。

  白岩松:

  我就反问一句话,如果一个国家,一种制度,一个法律,是让我们富起来的人,超过80%以上的人都是要么来路不明,侵害了其他人的利益,要么就是利用特殊地位获得了这种超出其付出的高收入,我们该仇的也不是这些富人,该仇这种制度和法律,为什么不进行一种更好的监督,不使这种情况出现呢?所以我觉得情况不是这样的,就是说我们的现实跟大家的情绪是有落差的。我刚才一直在强调,如果改革30年了,这种情况还占到80%以上的比例的话,社会富裕起来的过程太可怕了,真应了很多人去探讨的"原罪"说,难道这种"原罪"一直持续到现在吗?所以我觉得这个比例本身就是一种带有情绪性的比例。

  白岩松:

  按你说,咱们就得分析公众的这种情绪是从何而来的,我们可以说是80年代当时盛行的官倒,让人们对这种社会有一种不满的情绪,对富起来的人有一种不满的情绪,但是在这之后又是十几年、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为什么人们的这种情绪如此根深蒂固?

  白岩松:

  首先我希望中国出现越来越多的袁隆平这样的富人,为什么呢?他们真的是用知识创造了财富,在中国说自主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更多这样的富者。比如说比尔·盖茨,比尔·盖茨他是用一种技术而成为世界的首富,对吗?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中国人也需要有时间学会富裕之后该怎样做一个富人,我觉得这一点应该在目前这个阶段,正在慢慢非常艰苦的一个学习过程。

  主持人:

  这是需要时间过程的。

  白岩松:

  我们不需要去学穷,因为我们穷惯了,有的时候我跟同事开玩笑说,咵,回到七八个人的宿舍里头依然能过,吃窝头照样能吃,因为那个阶段我们所有人都经历过,不用学穷,但是很多人学富是很难的。比如说我有的时候跟别人去说一句话,我们好像什么都有了,就缺幸福,你就发现平常生活中,穷的朋友在抱怨,富的也在抱怨,职位低的人抱怨,职位高的人也在抱怨,每个人都在抱怨,其实我们获得了很多很多,但是大家好像缺乏一种幸福感,这就是这个阶段,我们正处在这个阶段,一个压缩的空间,别人用一二百年所走过的道路,我们正在用30年走过去。你想想中国富起来的这批人很多倒退20年,可能不是袁隆平,但是跟袁隆平做着一样的事情,为什么呢?还是在田间地头忙活,这20多年里,突然一种时代的变迁,个人机会,马上就富了,上亿、几十亿,成了大的企业家,可是依然保持着一些乡土的气息,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就跟我们期待的,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很多西方的、国外的,我们想像中的富豪的那种综合品质达到了很高的地步的时候非常不一致,因此这样的一种落差也让大家产生怀疑,就跟大家想像的不一样,所以也会有,这样的富人怎么能是这样?但是时代也需要富起来的人有一个学习富裕的机会,我觉得正在悄悄地发生变迁,否则不会有这次汶川大地震之后一下子500多个亿的捐款,下一次可能会更多。所以富人也需要学习,我觉得应该给他们一个快速学习的机会,但是更重要的一点,在这儿我特别强调,一个国家要保护的不是富人,而要保护的是合法获得收入的富人。

  主持人:

  也就是需要一种制度。其实我觉得两方面都要学习,一方面富人,先富起来的人得迅速地学习如何处理他们手中的财富,如何做富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环境问题,就是社会大众怎么去对待这批先富起来的人。

  白岩松:

  没错。这需要两个层面,其实要改变这样的一个环境需要两个层面,我觉得不仅仅是我们一个个体,很多不富裕的人如何要改变心态,我觉得不是,是两个方面。

  第一个,从国家的政策和相应国家发展的目标来说,应该是在合法保护富人获得财富的同时,拿出更多集中的财力去为穷人做事,去保障不富裕的人生活能够逐渐提升,富人生活提升的速度是8%,你要让穷人提升的速度是15%,这样的话他更有奔头。

  第二个,富裕起来的人在学会做富人的过程中也更多的能拥有一种普适的胸怀,去做很多的事情,投身到社会的公益等等各个方面,去帮助身边的人去做的更好。

  当然还有一面,可能说起来冷冰冰,但它其实是事实。我们这个社会应当去鼓励更多的人合法的富裕起来,因为只有更多的人合法的富裕起来,才在他富裕的过程当中创办的企业里头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岗位更多是让更多的不富裕的人能够慢慢也走进中产的一个必要的途径,如果没有富人,请问哪有富裕起来的企业?哪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那大家就一起穷好了。

  主持人:

  其实财富跟人一样,它是需要品质的,而品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恐怕以后是要整个社会去养成的。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调查,这是在袁隆平买车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做的这样一次调查,我们来看一下。"谁是心中的阳光富豪?"这是个新名词,袁隆平排第一,比例达到了将近96%。你看,我们觉得底下几个值得分析,陈光标好理解,因为地震期间他捐了1.8亿,你看马云为什么排在第二位?你怎么看?

  白岩松:

  因为马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尤其这个是在网上投票的,马云是网络英雄。我们太习惯现在把网络的意见当成民意,不是,它只是人民当中的一部分年龄段的意见,而不是全体,因为网络在中国毕竟只发展了十多年的时间,可能更多的体现在15岁到30岁之间的人,更多数,也有其他年龄,但这个年龄段的人更愿意在网上发表意见。因此当说网络民意的时候,我们恐怕应该解读成是更多的15岁到30岁之间的人来表达的意见,比如说我们的父母他们从来不会在网络上去表达他们的意见,但是他们不是民意吗?也是。所以我觉得马云作为一个网络的英雄来说,在网络上得到一种,包括李彦宏也排在第五,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阶段,但是我更想说的董倩,这一个表恰恰证明了是一种关公战秦琼的标志,为什么?袁隆平在我们的心目当中不是企业家,是科学家和院士,而后9个全是企业家,所以才会有调查的比例,大家无意识的,袁隆平是95.67%,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剩下9个刷一下,第一都跌到了20%,一下差出70%的百分点来。

  在这样一个调查表里还能看到一个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变的,中国骨子里头虽然每一个人都希望富裕起来,但在骨子里头还有一个轻商的意识在作祟,对吗?还有一个,如果要是学的更好了,应该去求仕途,而是求商途,如果这样的一种观念不改变,我们没有受人尊敬的企业家,这个社会不能培养起来,当然需要企业家自己也努力,但如果在我们的意识里头依然轻视很多的企业家,骨子里是看不起他的,第一个,就会逼迫很多的企业家把财富向外转移,第二个,做道德模范,把自己包装成一种道德的楷模,其实选择在非阳光的底下去进行自己的消费。

  第三点,跟政治挂靠在一起,希望把自己变成一个官员。(完)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穿汉服走穴可以 硬拉上孔子实属强奸古人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星岛时评 by www.stnn.cc on 7/30/08

  7月27日上午,郑州66中,百余名家长受邀听取国学专家闫合作的讲座《孔子家教智慧》。这是闫合作重走孔子"周游列国"路的首场演讲;据知,他还计划招10个"弟子"一起上路。闫合作称:"都知道孔子因材施教,但从来没有人真正去实践,他此举是希望将他的孔子教育智慧与新课改结合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重走孔子路之目的,即在当今社会传播全新的家教和教育理念。(据7月28日《东方今报》报道)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当然这个世界上,也并无同样一条"孔子路"可走。 

  可是世事离奇之处,也就在于每每有人因韩信受得胯下之辱便以为凡受得胯下之辱者皆能成韩信;——即便就是闫合作也得携10个"弟子"重走孔子"周游列国"路了,又与孔子何干呢?

  须知孔老先生当年,背井离乡,携弟子周游列国,乃是因在鲁国失意,其目的是在游说他国君主,"欲为'帝王'师",以实现其政治抱负;而即便沿途"有教无类",有所招生,以至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云云,也只是副产品和作稻粱之谋而已;当然同时,也是有其不得已的;而直至68岁,被迎回鲁国,依然是敬而不用的待遇,才不作他想,专心一意于执教。而闫合作如今兴冲冲的"重走孔子路",称其意图是"在当今社会传播全新的家教和教育理念",与之岂非大相径庭,去之万里?

  当然,爱走什么路,走便走吧,乃是个人权利,即便穿汉服,坐马车,也有此自由,无从干涉;但是,既是徒具其"形",而在要"拉大旗做虎皮"——"绑架"上孔老夫子,也就禁不住叫人要问上一句:这"全新家教理念",又与"孔子路"何与?(作者:于立生)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