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搜索联盟

2008年8月15日星期五

华尔街日报 格老炮轰“双美”救助方案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星岛时评 by www.stnn.cc on 8/15/08

  一般来说,格林斯潘(Greenspan)总是将自己的观点隐藏于一番谆谆告诫和绕来绕去的语句中。不过,当人们问他怎么评价美国政府对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 Mae, 简称: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 简称:房地美)所处危机的处理之道时,他倒是简明扼要说了两个字"糟糕"。
  虽然多年来这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前主席一直警告称房利美和房地美的业务模式会危害美国的金融稳定,但他也承认这两家具有官方背景的上市公司会不可避免地得到来自政府的支持。格林斯潘认为,房利美和房地美不仅对处境不佳的抵押贷款市场显得至关重要,而且Fed既然已对贝尔斯登(Bear Stearns)的出售交易提供了财务援助,那么政府出面营救"双美"亦是情理之中。格老表示,既然政府肯出手救助贝尔斯登,那就没有不救政府资助企业(GSE)的道理。
  让格老不能认同的是布什(Bush)政府说服国会通过的救助方案。本周,格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应该把股东解脱出来,通过立法将这两家公司国有化;在得到纳税人认可及其财力支持的情况下,将这两家公司重组为五或十家独立的私人持股公司,并进行拍卖。
  而现行的做法是国会暂时授权财政部长鲍尔森(Paulson)可以动用纳税人资金,向两家公司提供数目不限的贷款或投资。鲍尔森的发言人米歇尔·戴维斯(Michele Davis)在回应格老批评时表示,该方案达到了以下两个重要目标:一是立刻帮助市场重拾信心,因为房利美和房地美在房产市场的调整过程中拥有重要作用;二是推出了一个新的监管者,拥有必要的权力来解决由政府资助企业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虽已82岁高龄,但格老仍然犀利不减当年,而且他对经济工作的狂热也不曾消退。他仍频频在公众面前高调登场,一方面是捍卫自己在Fed近19年的工作成绩,驳斥外界有关他该为当前危机负责的批评之声,另一方面也是为他定于下个月出版的新书做宣传。
  格老本周在他位于华盛顿的椭圆形办公室里接受了采访。他预计美国住房价格将在明年上半年开始企稳。他还提出了一个提振住房市场的创新性建议:向更多的技术移民敞开国门,以此增加潜在购房者的人数。
  多年来,这位Fed前主席一直主张房利美和房地美不该低价放贷,因为有政府在背后为其负债撑腰这一点实在是众所周知;而且格老认为两家公司也不应该获准为大规模抵押贷款担保证券提供资金,虽然市况良好时这颇为有利可图。格林斯潘指出,房利美和房地美当前所面临的难局为将其分拆提供了机会。他表示,这是一个更正根本错误业务模式的良机;这种模式使得两家公司盈利流入私人腰包,损失却要社会承担;如果资金规模有限尚可接受,但当牵扯上万亿美元时,那就不能接受了。
  将这两家公司国有化、随后分而卖之的建议听上去比较激进。这个想法就算得到布什的认可,也根本没人知道它能否过得了国会这一关。不过已经有其他几位重量级的观察人士提出了类似建议。尼克松(Nixon)时代的财长乔治·舒尔茨(George Shultz)表示,要是这两家公司庞大得不容闪失的话,那么就把它们砍小一些。批评人士指出,如果政府的保证能让两家公司安度当前危机的话,就算鲍尔森的救助计划不花一分钱,也会为"双美"现任管理层打了保护伞,而且会给它们的股东打上一剂强心针。财政部并未透露,如果它把纳税人的钱交给"双美",那么会在何种情况下向它们施加自己的影响。


  格林斯潘表示,没有必要担心市场会对美国政府将"双美"国有化并接管他们近5万亿美元债务作出消极反应;如果法律规定美国政府无需用百分之百的诚信来支持GSE的话,那么这部法律是不值得信任的。市场相信政府的保证,外国人也相信政府的保证;政府接管后,两家公司唯一的财务变化就是薄记人发生了变化。
  格林斯潘花了很长研究住房市场,他一直从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收集数据,预测房价何时才能止住跌势。在他那间采光良好的办公室里,格林斯潘的书桌、沙发、咖啡桌以及会议桌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表格、图纸,上面记录着住房开工、止赎和人口分布趋势等信息。
  他得出来的结论是,美国住房价格有可能在2009年上半年企稳或触底。格林斯潘一边用手指在桌面上划出锯齿状的曲线,一边警告称就算房价已见底,仍有可能在2009年全年或更长时间里继续下滑。
  他解释到,房价停止下跌不仅事关美国房主的利益,也是解决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
  格老指出,稳定的房价将证明房产到底价值几何,验证金融市场诸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最终抵押价值;直到那时,我们才能真正知道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下资产项目的市场价值以及银行的资本金状况。
  格老的预言基于两组重要数据。一个是可供出售的单户型房屋,包括新房以及投资者和贷款行持有的二手房。他认为房屋供过于求的现象(比正常水平多出约80万套)将很快收窄。另一个则是将当前房价(他倾向于选用S&P Case Shiller National Home Price Index每季追踪的价格,因为这包括了城市和农村房价)与政府发布的单户型租房价估值之间的比较。和其他经济学家一样,格老主要也是在设法判断何时应该买房,何时应该把房子卖掉去租房住,把钱投资到别的地方。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格林斯潘手中的预言水晶球总是会传递一些模模糊糊的信息。他本人并未预测出全美房价会大幅下降。一份最新公布的Fed会议纪要显示,格老在2002年11月时警告称:无法回避的是,美国房产市场异乎寻常的热潮终究不能无限期地延续下去。
  而在公众面前,格老的语气显得要缓和一些。他在2004年10月时指出,虽然本地经济可能会经历较为严重的投机性价格失衡,但考虑到美国经济的规模及多样性特点,全国性的价格扭曲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在八个月后表示,如果房价真的下降,也不太可能对宏观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而在2006年10月份,即离开Fed的九个月之后,格林斯潘又对听众说虽然房价有可能较上年下降,但他认为最糟糕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了。自那以后,按照格老最看重的衡量来标准,房价已经累计跌了将近19%。
  格林斯潘敦促政府切勿使用税收等政策推高新屋开工,因为这只会推迟市场企盼的房价触底到来。
  格老确实出了一个主意。虽然有可能遭遇政治上的阻力,但他认为提振房产市场最有效的方法是显著扩大技术移民的数量。格老指出,持续推动住房需求的唯一办法是引入新的家庭。接纳那些通常收入情况足以负担买房的技术移民会催生出更多购房需求,同时他们也会给美国经济的其他领域带来推动。
  他预计美国每年诞生80万个新家庭;其中三分之一由移民组成。格老指出,后者当中大约有15万户可被宽泛地纳入技术移民范畴,如果把这个数字增加一倍或两倍,则会显著加快房屋库存的脱手速度,房价也会因此趋于平稳。(作者 David Wessel)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