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搜索联盟

2008年8月20日星期三

跟软404代码说再见

跟软404代码说再见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发表者: Maile Ohye, 开发者项目技术带头人

原文: Farewell to soft 404s
发表于: 2008年8月12日星期二,下午2:54

在网络上,我们可以看到两种404"文件无法找到")响应代码:"404代码""404代码"。我们不鼓励使用所谓的"404代码",因为它们可能会对用户和搜索引擎造成困惑。对一个不存在的URL,那些提供"404代码"的网站不是返回一个404响应代码,而是返回一个200响应代码。然而,伴随这种200响应代码的内容通常是该网站的首页或者是一个错误信息的页面。


一个软404代码的用户体验是怎样的呢?这里有一个软404代码的模型:这个网站对一个不存在的URL返回一个200相应代码以及这个网站的首页。



如上图所示,软404代码会给用户带来困惑,而且搜索引擎也会花很多时间在您的网站上爬行和索引一些并不存在、而且经常重复的URL。这会给您网站的索引覆盖率造成负面影响——由于谷歌机器人被这种代码误导并花了大量时间爬行一些并不存在的网页,您的一部分含有独特内容的网页反而有可能无法被及时发现,或者不能被经常性访问。


如果不返回一个软404代码,我应当怎么做呢?
更好的做法是返回一个404响应代码,而且向用户清晰地说明这个文件无法找到。这样做将使搜索引擎和用户都得到更愉快的体验。


返回404响应代码



向用户返回更明确的信息



我的服务器可以返回404代码,但同时向用户发送一个有帮助意义的"无法找到"的消息么?
当然可以做到!在今后的"404专题周"里您可以看到更多相关信息!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十二生肖代表队——谷歌 Doodle 08 特辑 (续篇九)

十二生肖代表队——谷歌 Doodle 08 特辑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发表者:谷歌中国 公关部

8 月 19 日,我们的创意是一只劈波斩浪、遥遥领先的小水蛇。

8 月 20 日,在竞赛场上同台竞技的是一匹以耐力闻名的骏马和以爆发力著称的兔子。
   &nbsp


   &nbsp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谷歌地球上的奥运场馆(二)

谷歌地球上的奥运场馆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发表者:谷歌中国 公关部

北京作为本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绝大部分比赛场馆都分布在北京各个城区内,今天就在谷歌地球上参观几个吧。看看你去过几个!
   &nbsp

有悠久历史的北京工人体育场,世人瞩目的 2008 奥运足球赛场。
   &nbsp

丰台体育中心垒球场是北京奥运会垒球比赛场地,也是北京地区第一个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奥运场馆
   &nbsp

奥体中心体育场,曾是 1990 年亚运会开幕式举办场地,奥运期间成为现代五项(跑步和马术)的比赛场地。
   &nbsp

动物园附近的首都体育馆经过改建,成为奥运期间最热门的排球比赛场地
   &nbsp

英东游泳馆,奥运比赛水球和现代五项(游泳)的比赛场地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2008年8月19日星期二

南风窗 大部制改革下一步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星岛时评 by www.stnn.cc on 8/19/08

  地方大部制改革的经验
  200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在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实现了大部门体制改革的良好开局。目前,国务院部委新的三定方案陆续开始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许多做法,吸取了地方机构改革探索中的许多经验。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基于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行了一些带有"大部门体制"性质的机构改革,主要有"海南经验"、"深圳经验"、"浦东经验"、"成都经验"、"随州经验"等。
  海南建立了"大文化"、"大人力资源"、"大交通"、"大国土环境资源"的管理体制。海南把文化、广电、出版、体育等职能组成一个文体厅;海南省人劳保障厅则把人力资源、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有机统一起来;海南省交通厅则负责地方航空、铁路的规划和协调工作,指导、协调城市交通行业管理;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则主管全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
  深圳建立了"大交通"、"大文化"、"大农业"的管理体制。深圳在交通管理方面,海陆空全部是一体的,只有一个交通局;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版权等方面,只有一个文化局来管理;农业方面,只有一个农林局来管理。
  上海浦东的党委部门只有"1办(办公室)、3部(组织部-编办-人事局,宣传部-文广局,统战部-对台办-港澳办-民族和宗教办-侨办)、5委(政法委、企工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社工委、机关工委、纪委-监察委);行政有17个机构。
  成都市从2004年起,先后建立了"大农业"、"大水务"、"大交通"的管理体制。成都市将原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市农牧局、市农机局进行整合,组建了市农业委员会;将市交通局、市政公用局、市公安局、市经委承担的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管理职能、交通道路技术规划和安全设施、综合运输和物流等职能整合,组建市交通委员会;将城乡防汛、城市供水、排水、节约用水、河道管理、水资源保护等职能整合,在市级和县级分别组建了全新的水务机构,解决了以前多个部门管水的现象,实现了水务管理一体化。
  随州市按照精简效能、机构能合的尽量合,职能能并的尽量并的思路设置政府机构。比如,外事、侨务和旅游合并,设立"外事侨务旅游局";文化局、文物局、体育局、新闻出版局合并,统称"文体局";社科联、作协、文明办、网络办、外宣办都挂在宣传部;工业经济运行、中小企业成长、国有资产监管、信息产业、民爆行业管理等职能部门统统归入随州市经委,对应省里4个厅局和6个行业办公室。整合后,随州市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事业机构共25个,比一般地市州少10个以上。
  鼓励地方创新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改革创新。
  地方政府在进行大部制改革的探索与创新方面,有着更加迫切的压力与动力。地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合并政府管制职能、审批职能或许可职能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目前,地方政府部门林立导致审批层次、审批部门、审批程序、审批环节、审批项目过多,公民与企业办事困难,严重影响了投资环境;执法部门太多,重复执法、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现象突出;收费主体过多,行政收费过滥,增加了企业营商成本。政府部门行政审批过多,创造优良环境的职能就非常薄弱,难以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机制发育的要求,必然要求进一步精简与合并政府机构。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普遍开始了创建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的改革,但是,怎样协调处理"行政服务中心"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是一大难题。要真正方便企业和人民群众办事,真正的出路在于推进大部制。
  在地方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更为迫切,地方政府必须尽快回应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而同时,地方政府所受到的财政约束、成本约束更为明显,这就成为地方推动大部制改革的强大动力。尤其是一些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与老百姓直接打交道的事项、环节与部门,则面临着更为明显的压力。地方政府管理创新迫切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
  在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在与国务院机构设置相衔接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创新措施。
  第一,地方政府应根据各层级政府的职责重点,合理调整机构设置。在中央确定的限额内,需要统一设置的机构应当上下对口,其他机构因地制宜设置。为确保中央的政令畅通,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可参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建立与国务院机构框架大体协调的组织结构,可整合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城乡建设和住房管理、交通和运输等机构与职能,强化环境保护、工业管理、食品药品监管等职能。

  第二,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部门职能整合的力度。如可以像海南省一样,将国土资源、环保、气象相关职能进行整合,组建资源与环境保护部门;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及文物等职能进行整合,组建文化综合管理部门。也可将农业、水利、林业等相关职能进行整合,组建统一的农业部门;将分散在有关部门的食品监管职能进行整合,明确由一个部门负责,等等。根据一些省市"大部制"改革的经验,地方一个机构可以对应中央的相关几个机构,地方的这一机构可以同时履行几个中央机构分别履行的职能。市县政府探索建立大部门体制的步子可以迈得大一些,可借鉴成都、深圳等地经验,积极探索建立"大经济"、"大交通"、"大文化"、"大农业"的管理体制与机构设置模式。
  第三,地方政府可配套进行政府决策机制、执行机制、服务机制的改革,从而优化政府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部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的改革力度;可将执行事务从部门中适度分离出来,设立专司执行的执行局,从而实现决策权与执行权的相互监督与制约。处于部门之下的各执行机构,主要负责执行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同时,引进竞争机制,以多种方式让一些非营利组织通过合同、出租、承包、凭单等方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公众日益增长、不断变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第四,地方政府要适当减少人员规模,调整和优化公务员人员结构,将人员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方面。
  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是我国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中机构精简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后,在国务院撤销9个工业部的同时,地方也陆续撤销了工业经济管理部门,结束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由工业经济管理部门直接管理企业的历史。这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政府机构进行的重大精简,这次精简的重要成果就是大幅度减少了政府不该行使的职能、政府直接干预市场运行的职能。
  经过1998年改革后,我国政府职能从干预市场方面"退位"的任务已暂告一段落,而强化较为薄弱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任务更加突显出来,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力机制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同时,政府机构改革越来越受到各种利益关系的牵制,如人员结构的调整问题、领导职数减少的问题、党委与政府机构统筹设置的问题等等,涉及深刻的体制与利益格局的变动。无疑,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需要新的动力机制。
  党的十七大关于大部制改革思路的提出,为政府机构改革打开了空间。大部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确立适应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需要的现代政府大部门体制。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动力,从根本上讲,来源于有效提供公共服务、降低政府成本、提高政府执行力的要求,来源于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企业等市场主体对提供成本低、质量优、程序少、办事便捷的服务的新期待。这种动力更多的来源于人民、来源于市场主体、来源于基层、来源于一线。
  大部制的概念尽管借用于现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但是,中国大部制改革的动力却是来源于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就中国特殊的国情而言,大部制改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中央与地方机构改革的联动机制是否能够确立,取决于长期以来存在着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责同构"、"上下一般粗"的局面是否能在实质上突破。
  因此,有必要建立防止中央部门干预地方大部制改革的"防火墙"。要严肃纪律,严禁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干预下级机构设置;国务院各部门应带头理解支持地方政府从实际出发设置机构的做法,多鼓励、多配合、少指责、少干预。防止中央政府部门干预地方机构改革的关键,是割断中央财政资金与政府机构之间的联系,建立财政资金与职能履行之间的关系;要改变财政资金按条条机构下拨的体制,改为按职能下拨的体制,地方政府由哪一个机构承担相关的职能,履行这些职能所需要的资金就下拨给哪一个机构。中央财政下拨地方的资金,没有必要完全都通过中央政府部门这个"漏斗",有些资金完全可以直接一揽子拨给地方政府。
  中央与地方机构改革的联动机制是否能够确立,关键是逐步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责权限,探索中央与地方关系规范化、法治化的新路径。首先要明确各级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重点。中央政府要加强经济社会事务的宏观管理,进一步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地方政府要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做好面向基层和群众的服务与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要根据各级政府的职责重点,相应设置政府机构,而不应片面强调"上下对口"。
  目前大部制改革处于由部门博弈形成"三定"规定进行机构编制管理的局面。应鼓励大部制改革较为成功的地方建立机构设置法定化的机制,通过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的方式出台大部门设置法,也可由政府常务会议出台大部门组织简则。在总结地方大部门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出台地方各级政府大部门设置的"样本"建议,供地方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时参考。在地方大部制改革取得相对成熟经验的基础上,适时推动中央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从而形成上下联动的改革局面。(文/李军鹏)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东方早报 温和地看历史,温和地看“韩国”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星岛时评 by www.stnn.cc on 8/19/08

  钱穆先生以温和地看历史而著称,这一种温和的视野,在他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体现得特别明显。甚至通过对一个个字来源的考证,娓娓论述着政治制度的来龙去脉,思考那历史上的人,出于怎样美好的期望建立了这样的制度。如落日楼台,就一席残酒,听远方的一管羌笛在悠悠地吹。
  实在很冒昧地说,我不是太喜欢钱穆先生这样论证历史的态度,有一点主题先行,一定要坚持为历史辩护的态度,稍微缺乏一些严谨,以至在论证中国历代政治制度时,往往会以古人期望的美好结果来取代历史实际出现的状况,导致他的一些结论,明显渗透了仰慕者的天真,出现了一些很明显的偏论,似乎不怎么站得住脚。譬如对西汉的君权与相权之间制衡作用的神化。
  然而我特别喜欢这一种人文的述说方式,对于历史的述说,尽管也要求真实、精准,却终究不会像论证那样要求严谨到刻板、到僵硬、到无生趣,当历史一页页地翻过,从幽暗的角落里发现一缕缕阳光,感受一个个梦想的美丽,远远比搜寻一幕幕的血腥、一汪汪的伤痛更加能够使人惬意,能慰藉我们寂寞的心灵。
  与望向绵绵历史的温和目光一道的,还应该有望向世界的一道温和目光,也许更加能够慰藉我们寂寞的心灵。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数千年、数百年风风雨雨地走过来,必然存在有特别之处、过人之处,为什么不能多看看人家的长处呢,为什么就不愿意相信,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绝大多数人,一定与生俱来着一颗善良的心。
  8月18日,韩国驻华大使辛正承在京表示,有关韩国《朝鲜日报》刊登"孙中山是韩国人"的报道说法毫无根据,属于捏造事实。不谦虚地说,我早就想像到结果会是这样。而且我还可以想像到,类似流言,会一次又一次在一定范围内传播,因为它符合了部分人群恶意看待世界的需要。一些国家,某种制度设计,确实成了部分人群恶意看待的对象,特别是我们在东亚的两个邻居。于是先设定恶、妄的主题,寻找一切言行放大了填进去,寻找不到就编造一些个。
  这是特别矛盾的行为,既然认定或真或假的言行的小,却一门心思、千方百计、冷嘲热讽着执著于自己认定的小,与之纠缠不休,岂非是小对小,更见其小了。如站在水里看人家打了一通宵牌的人反而嘲笑人家的牌瘾大。
  亲近者与亲近者交往的过程中,尚不免有龃龉之时,何况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之间的交往,与其作无聊的争论,不如怀抱着豁达,听取他人的意见,作善意的解释,以冀能增进了解、加强合作交流。真正的一种勇敢,往往就体现于这种温和,唯自信者、能善意地看待他人者能够拥有这一种温和,唯永不满足、最勇于解剖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虚心地学习他人的一切长处以改进既存不足者能够拥有这一种温和,这一种温和,不意味着软弱、不意味着妄自菲薄,这一种温和中,真正生发着坚强、坚毅,生发着春风化冻、水滴石穿的力量。君子的风度,大国民的风度,我以为,就应该是这样的。古人说"仁者无敌",其含义,也许亦近于此。
  温和地看历史,温和地看世界,你终于会发现纯净的快乐,你终于会发现,美丽的梦想包围着你,积极进取的力量包围着你。如同温和地看奥运,才真正能感受到奥运的快乐,领悟到奥运的意义;如同林达的书,我知道有理想化的、稍微夸大的成分,但我一直很感谢他带给我新的思考方式,我愿意看到他理想化的、稍微夸大的历史最终能变成未来的真实,愿意树之为追求的目标。(文/许斌)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新闻晨报 请为举重选手刘翔卸下杠铃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星岛时评 by www.stnn.cc on 8/19/08

  不是不想坚持,是没有办法坚持。就这么简单。
  不会有太多的念头在那一刻盘旋于他的脑际,责任、荣誉、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壮志难酬的委屈。唯一的意识来自于本能,痛,脚很痛。用一只踩一下地都会很痛的脚去跑完110米并跨越十个高栏,你觉得换作你,换作任何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能做到吗?
  那些情感和想像力都比较丰富的人显然在刘翔退赛的问题里放进了添加剂。当他出现在鸟巢跑道上的时候,关于人的普遍经验被莫名其妙却又"理所当然"地放弃了,刘翔不再是那个名字叫刘翔的人,不再是家住上海普陀区的刘学根和吉粉花的儿子,也不再是一名中国田径队的注册队员,他成了需要承载全国人民热切期望和共同情感的举重选手(对于因为花了9000块钱买了110米栏决赛门票而心生抱怨的那位网友来说,刘翔还得计算一下这笔钱能买多少杠铃片),他正在参加的也许是13亿公斤以上级的比赛。所以,一直以来,相比他的脚,我更担心他的腰。
  当然,最终决定问题的还是他的脚。还好是他的脚。如果仅仅是、果真是腰出了问题,我怀疑会有比现在更多的人"要求"他跑完这110米的路程。前不久看郎朗的自传,其中讲述了他那位严苛得近乎失去理性的父亲曾经是如何逼迫他"没命地"练琴,但即使是这样,他的父亲始终不忘叮嘱儿子"一定要保护好手指"。"疯狂"如郎朗的父亲,也会如此深明大义,也知道"必须拿第一"的绝对指令还包含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十根完好无损的手指。而一名径赛运动员的脚跟,是不是可以某种意义上等同于一名钢琴家的手指?
  都是人,何必呢?牙痛嚼不动肉,头痛看不进书。为什么面对刘翔的脚,人们的经验和共识就跑岔了道呢?老实说,我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我也不想在这里讨论更多关于生理学之外的话题。多余。刘翔退赛的消息公布之后,网上有评论说"刘翔完成生命中最伟大抉择",我觉得这未免有点胡扯。此刻,刘翔需要理解、需要安慰、需要鼓励,唯独不需要夸张的赞美和歌颂。我们应该帮他卸下杠铃,而非为他增加肩上的负重。至于那些挖空心思想找出刘翔退赛背后的"隐藏动机"的人,我无意花费笔墨来表达对他们的强烈鄙夷。
  失望、遗憾和难过都是应当被允许的——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而非像有些人纯属心理变态。但请审视你的情感指向,是为自己,还是为刘翔以及在新闻发布会上痛哭失声的孙海平?其实,我们仅仅是错过了又一场呐喊、又一次欢呼、又一份由一个人带给全体中国人的自豪和光荣。他们师徒俩呢?我们真的知道他们度过了怎样的四个春夏秋冬?
  所以我们都只是局外人。而唯一不需要求证就可以确定的事实是:他的脚很痛;唯一不需要酝酿就自然流露的想法是:希望他的脚快些好起来,这样,他又能跑步和跨栏了——如果他愿意的话。(文/许莽)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新京报 刘翔退赛没有任何遗憾和惋惜



 
 

Sent to you by xingxing via Google Reader:

 
 

via 星岛时评 by www.stnn.cc on 8/19/08

  这些天随处可见的是,媒体疯狂地挖掘运动员们的戏剧性故事。为了给身患重病的孩子治疗而高龄参赛的母亲运动员;为了给弟弟治病而参赛的16岁花季游泳少女;穿着二手跑鞋跑进奥运赛场的伊拉克姑娘……五湖四海的运动员们,无论贫穷、富有、强大还是弱小,竞技背后赢得感动的,除了汗水,还有泪水。
  我眼中看到的,还有赛场上运动员所受的伤害。
  几乎每位运动员身上都有伤。心灵亦有伤。
  现代奥运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指导着人类永远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但如果为了挑战身体极限,去追求辉煌的瞬间,运动员们像久经沙场的战士,在没有硝烟处搏杀,让每一寸肌肤,每一处关节,每一块肌肉,每一节骨骼,都缠上绷带……却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初衷。
  物理的、化学的、药物的、生物的,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来封闭现在进行时的疼痛,去战胜前人过去式的疼痛指数。是的,那些冰冷的记录,是不知所云的荣耀,也是感同身受的痛苦。我无法想象一位举重运动员冲击记录时,听见自己胳膊断裂的声音;也无法想象一位跳水皇后在入水刹那,是为观众的惊呼赞美感到欣慰,还是为自己缠着绷带的手腕而咬紧牙关——就好像我无法去感受,刘翔起跑的瞬间,身体传来的,是怎样的疼痛,更难以去体会,现场近十万名观众热血澎湃壮志骄阳的那一刻,离开跑道的他的心中,是怎样的疼痛。
  我们拼搏、坚持、忍耐,发明了奥林匹克,难道不是为了现实中活得更美好吗?一位41岁的女游泳运动员可以每年花费60多万美金,聘请十位教练来训练,她的肩部动过一次大手术,膝盖则动过5次手术。她赢得了奖牌,有理由骄傲,但是,这种快乐是不是来得沉重了些?前不久,郎平在美国成立了基金会,旨在为中国伤病运动员康复治疗提供帮助,资助生活困难的退役运动员,提高中国医疗技术水平等。郎平当年绰号"铁榔头",但她常对女儿说自己是"纸榔头",因为她常年艰苦训练和征战,受伤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所以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她的膝关节曾做过八次手术,三年前又做了颈椎手术。
  我不认为刘翔退赛是个伟大的决定,也没有任何遗憾和惋惜。
  他是一个运动员,因为天分和勤奋的成绩,让我们关注到了田径,他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他没有什么个人时间,他爱唱歌,他很努力,他挣了很多钱,他给灾区捐了300万,他有旧伤,他伤病严重了,他太疼,他退出了比赛,他还有未来。
  我知道,在路上,难免受伤。他付出过,也得到过。他有权力选择退出,也注定要去承受。只希望,无数个他与她,身体不要再为了变异的拼搏精神而受伤,并且不要在我们一再视而不见忽略不计的轻蔑中、猜测中、谣言中……身心俱伤。(文/暴暴蓝)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