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腾讯使用的是OICQ这个品牌,注册的域名也是oicq.com和oicq.net,做为ICQ的汉化版,腾讯称OICQ比所有别的即时通讯更适合中国人,更为中国的男女老少习惯、喜欢。
QQ在大学生和白领中的流行,使国内的其他竞争对手纷纷败下阵来。1999年11月,QQ推出的第十个月,注册人数已经超过100万,这是马化腾从未想到的。
当年QQ的注册用户像早春的草一样蔓延生长时,马化腾和他的腾讯公司却收到了两封律师函。1999年8月至9月短短数十天间,收购了ICQ软件及icq.com域名的美国在线先后两次给腾讯公司发来了措辞严厉的投诉信,信中称,腾讯公司在1999年1月26日注册的域名oicq.com和在1998年11月7日注册的oicq.net侵犯了其知识产权,要求腾讯公司将域名oicq.com和oicq.net免费转让给他们。
马化腾看到第一封律师函的时候,以为只是一个简单的声明,并没有太在意。面对强势的AOL,马化腾和他的团队找到了IDG,请他们帮忙找律师应诉。根据NAF(全美仲裁论坛)的仲裁书,腾讯公司对美国在线的指控做出了答辩。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官司,腾讯公司输了。在2000年3月21日,法律文书正式生效,仲裁员詹姆士·卡莫迪签署了仲裁判决书,判定腾讯将oicq.com和oicq.net域名归还美国在线。
眼睁睁看着苦心经营一年多的品牌付之东流,腾讯第一次品尝到被告的滋味。马化腾无奈之余只好暂时启用新域名——tencent.com及tencent.net。此后整整两年时间,腾讯一直以tencent.com域名作为其主要网站入口。
而在2003年,腾讯所投诉的另外两起域名侵权qq.com.cn和qq.cn的域名纠纷中,腾讯又输了。看着oicq.com、oicq.com、qq.com.cn、qq.cn一个个离自己远去,腾讯一次次在知识产权面前陷入困惑。也就在这个时候,腾讯开始寻找qq.com,这是其最后一块的落脚地了,qq.com到哪儿去了?所有与QQ品牌相关联的域名,腾讯一个都没有。是放弃QQ品牌,还是收购qq.com域名?无论怎么做,腾讯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腾讯已经陷入了域名绝地。
就在这个时机,出现了一件对腾讯来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事情,原来在1995年5月,大洋彼岸,一个叫罗伯特·亨茨曼软件工程师,注册了qq.com域名。不过在那个时期,ICQ还未诞生,马化腾还在润迅公司打拼,这个域名与即时通讯毫无关系,罗伯特·亨茨曼把它作为个人电影艺术网站的入口使用。后来,罗伯特告别了软件工程师的行当,转行做商业咨询,他没有多少空闲时间来打理这个网站。于是,他就把qq.com域名放在国外拍卖网站待售,但200万美元的开价,让这个域名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无人问津。
也许是无人问津的缘故,罗伯特·亨茨曼似乎降低了对这个域名所能带来金钱的心理预期。此际,腾讯公司出手了,这一次,腾讯公司是不折不扣地捡了一个便宜。故事在腾讯公司信息总监许晨晔的叙述中变得更为精彩。腾讯公司这次绕开了国外的域名交易公司,而是直接找到了qq.com域名原所有人罗伯特·亨茨曼,但200万美金的价格还是让马化腾有些心疼。这个时候,腾讯公司的网大为,这个美国人,尝试给罗伯特·亨茨曼发了一个邮件,说他打算做一个个人网站,非常喜欢这个域名,问罗伯特·亨茨曼能不能出售,网大为得到了一个极为肯定的答案。接下来顺理成章地就谈到了价格,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等待都没有卖出这个域名的罗伯特·亨茨曼,降低了期待,给了一个让腾讯公司几个创始人都很意外的数字,最终定价10万美元,加律师费,只花了11万美元。
于是,2003年3月,腾讯终于终于捡了一个大便宜,只花了11万美元就从一个美国软件工程师手里购得QQ.com域名。
在一系列域名官司中,腾讯在这次qq.com域名的回购中,绝地逢生。也使腾讯终于了却了一个夙愿,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吃到了苦头的马化腾也许从此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更重要的是,他也从中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用知识产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原文链接:腾讯QQ域名的故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