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易观国际研究报道,Google在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份额中,排在百度、雅虎中国的后面,仅列第三。百度的份额为43.9%,雅虎中国21.10%,Google(谷歌)为13.20%。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第一季度的规模为3.03亿元,竞价排名业务的收入为1.75亿。
易观的这份研究报告给出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就是Google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降到了13%,仅占第三位。当然,有人会对这份报告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可能会有一些疑问,因为去年CNNIC的统计报告中Google还占有百分之30多的份额,名列第二,一个季度怎么会下降这么多呢?
Google在中国的这种表现,对比在美国的情况有巨大的反差,据调研机构Hitwise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5月份Google在美国搜索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59.6%,远远高于竞争对手雅虎的22%和MSN的12.1%。但为什么在中文搜索市场上就是这样的结果呢?
如果说Google不适应中国的环境、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实际上,不少Google的Fans已经为Google支了不少招,比如介入中文输入法领域(百度早几年就把流氓软件插进了紫光拼音输入法了),将服务器搬到中国(Yahoo中文的服务器和快照服务器早就在中国了),收购国内例如新浪或腾讯这样的企业或者大流量的个人网站(百度收购过个人网站hao123),提供支持https的搜索服务等等,可以说不少的招数都是Google竞争对手早就使用过的,然而我们看到的结果是,Google的反应是缓慢和迟钝的,直到本月初,才磨磨蹭蹭地将中文搜索服务器放到中国,而快照还依旧放在美国,其间还有打算退出中国市场的传言。
这一切的一切,给人的感觉似乎是Google不重视中国市场,没有用心去做中文搜索。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从市场规模上来讲,中国市场的价值远远不及美国市场,甚至是日本市场,对于商业公司来讲,肯定会先吃最大的蛋糕。这时我想起了一则寓言:一头狮子在树丛里发现了一只兔子,于是紧随其后奋力追赶。可最后还是让兔子逃掉了,于是众兽嘲笑说:“你还是兽中之王呢?连一只兔子也追不上!”狮子的回答很自然:“我是为一顿晚餐在跑,而兔子是为自己的一条命在跑。”
是的,在搜索引擎领域,Google就是一头狮子,有着别人无法具有的强大优势,然而正因为Google太强大太自信了,因此当Google遇到一只用生命在奔跑的兔子的时候,她奋力追赶却还是追不上。
当然,我相信,如果Google真的用心去做中文市场,去当一只兔子,一只用命在奔跑的兔子,那么赶上百度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情,问题的关键是Google愿不愿去做。
附录:CNNIC《2005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 2005年8月29日下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外发布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2005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搜索市场目前是两强多极竞争格局,百度和Google市场份额大大高于其他公司,二者合计在北京和上海占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在广州合计占有率也接近达到75%。
在搜索内容上,百度用户搜索音乐(mp3)等娱乐内容的使用率相对较高,Google用户相对来说更经常搜索网页、企业产品、商情、交通旅游等内容。 学生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在北京、广州和上海,学生用户占全部用户数的比例分别达到40%、37%和30%。百度最大的用户群是学生,学生用户占了百度各地用户数的40~50%。
⊙ 一、 根据单位划分市场份额
搜索引擎的使用者根据单位区分只要有学校,企业,政府机关及其他人员。 他们在使用搜索引擎的情况分别在44.3%,33.1%,8.9%,其他人员占13.6%.
具体搜索引擎在以上几类人群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如下:
搜索引擎在企业的市场份额
Google
百度
其他
比例
44.7%
39.5%
15.8%
搜索引擎在学校的市场份额
Google
百度
其他
比例
25.7%
65.5%
8.8%
搜索引擎在机关的市场份额
Google
百度
其他
比例
45.7%
44.3%
9.9%
⊙ 二、 根据年龄分段市场份额!
搜索引擎的使用者的年龄段在本次调查中分为25岁下和25岁以上两个层次,他们在使用搜索引擎人群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1.7%和48.3%.
搜索引擎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如下:
25岁以下年龄段的市场份额
百度
Google
其他
比例
62.7%
23.7%
13.6%
25岁以上年龄段的市场份额
百度
Google
其他
比例
39.5%
42.7%
17.8%
⊙ 三、高端用户搜索引擎使用
搜索引擎高端用户的定义是:年龄在25岁以上、大学本科学历以上、个人月收入3000元以上,满足这三个条件的非学生用户。调查显示,搜索引擎使高端用户占非学生用户的31.8%,占全部搜索引擎用户的19.2%。”
各搜索引擎在高端用户所占比例如下:
高端用户使用的搜索引擎
百度
Google
其它
比例
27.9%
58.7%
13.4%
⊙ 四、根据学历情况分段市场份额
搜索引擎使用者根据学历分为大专以下和大专以上两个层次。他们在使用搜索引擎人群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3.5%和46.4%。
各搜索引擎在不同学历人员中所占市场份额如下:
搜索引擎在大专及以下学历段用户中市场份额
百度
Google
其它
比例
60%
20.8%
19.3%
搜索引擎在大专及以下学历段用户中市场份额
百度
Google
其它
比例
60%
20.8%
19.3%
若除掉学生,不同层次学历使用搜索引擎情况如下:
大专以下
大专
大本
大本以上
Google
17.7%
27.6%
49.4%
72.2%
百度
52.1%
52.6%
39.1%
20.4%
其它
30.2%
9.8%
21.5%
7.4%
⊙ 根据收入情况分段市场份额
由于学生大多是消费者,无固定收入来源,本组数据反映的是不同收入非学生用户的搜索引擎使用状况。
不同月收入的非学生用户中的市场份额.
不同收入非学生用户
1000元以下
1000元以上
1500元以上
2000元以上
2500元以上
3000元以上
4000元以上
5000元以上
Google
20.8%
40.6%
43.0%
45.4%
47.3%
50.0%
51.2%
58.1%
百度
56.3%
42.4%
40.9%
39.1%
39.0%
34.8%
31.4%
25.7%
其他
22.9%
17.0%
16.1%
15.5%
13.7%
15.2%
17.4%
16.2%
各搜索引擎在学生用户中所占市场份额比较。
学生中的市场份额
初中
高中
大专
大学本科
硕士
博士
百度
58.5%
71.5%
73.3%
58.9%
40.0%
25.0%
Google
24.5%
17.9%
8.9%
27.7%
50.0%
75.0%
其他
17.0%
10.6%
12.8%
13.4%
10.0%
0.0%
(以上数据来自:《2005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北京部分)
Google 搜索联盟
2006年6月27日星期二
万网回应Google域名劫持事件
上周五深夜,Google、MSN这2家在万网注册的.cn域名被人恶意劫持到万网的买麦网。
近日,万网副总裁周锚对外界表态:“这件事情从实施步骤,不难看出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不像是个人行为,我们不排除是竞争对手的作为。万网已将此攻击事件上报至北京市公安局,并将配合执法机关追查到底。”
周锚表示,黑客是利用万网的系统漏洞进行此次恶意攻击,目前漏洞已经修补。同时周锚也表示,在万网注册和服务的CN域名数占所有CN域名数的30%,万网不可能以流氓的手段去炒作自己。
对于万网的这个解释,我个人感觉相当牵强。普通的黑客没有必要将如此重要的2个域名解析到万网的买麦网,因此可以锁定,要么是竞争对手所为,要么是万网自己干的。
我查询了Google、MSN的DNS服务器,其地址都不是使用万网的主机,可惜当天忘记查询了,否则就可以找出一些线索,如果当时Google用的也是自己的DNS服务器,那么劫持者可能破解了万网的系统,修改Google的DNS服务器地址并解析到到买麦网。
如果真的是黑客所为,说明万网的竞争对手比万网有更高的多的技术能力和系统安全水平,可见万网管理CN域名的能力相当有限,一旦遇到大规模突发入侵事件,万网的系统可能会完全被攻破。因为为了CN域名的整体安全性考虑,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重新审核一下万网的实际技术能力,以免将来吃大亏。
如果是万网自己干的,就是因为想依靠Google和MSN的流量推销买麦网,万网深知“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于是就自己在周五的晚上修改DNS服务器内容,选择周五晚上也是最佳的时间,因为第二天周六是假日,还可以利用“放假没有上班”为理由拖延处理时间,最后一直拖到周六下午才将DNS修改回去,别人追究起来,还可以将这些罪行推到“黑客”身上,真是一个不错的计划啊。
如果真是这种情况的话,我们指望执法机关去调查,估计什么也查不出来什么结果,因为一切的证据都在万网的服务器上,如果这一些都是蓄意做的话,那么相信证据早已经销毁,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不了了之。
近日,万网副总裁周锚对外界表态:“这件事情从实施步骤,不难看出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不像是个人行为,我们不排除是竞争对手的作为。万网已将此攻击事件上报至北京市公安局,并将配合执法机关追查到底。”
周锚表示,黑客是利用万网的系统漏洞进行此次恶意攻击,目前漏洞已经修补。同时周锚也表示,在万网注册和服务的CN域名数占所有CN域名数的30%,万网不可能以流氓的手段去炒作自己。
对于万网的这个解释,我个人感觉相当牵强。普通的黑客没有必要将如此重要的2个域名解析到万网的买麦网,因此可以锁定,要么是竞争对手所为,要么是万网自己干的。
我查询了Google、MSN的DNS服务器,其地址都不是使用万网的主机,可惜当天忘记查询了,否则就可以找出一些线索,如果当时Google用的也是自己的DNS服务器,那么劫持者可能破解了万网的系统,修改Google的DNS服务器地址并解析到到买麦网。
如果真的是黑客所为,说明万网的竞争对手比万网有更高的多的技术能力和系统安全水平,可见万网管理CN域名的能力相当有限,一旦遇到大规模突发入侵事件,万网的系统可能会完全被攻破。因为为了CN域名的整体安全性考虑,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重新审核一下万网的实际技术能力,以免将来吃大亏。
如果是万网自己干的,就是因为想依靠Google和MSN的流量推销买麦网,万网深知“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于是就自己在周五的晚上修改DNS服务器内容,选择周五晚上也是最佳的时间,因为第二天周六是假日,还可以利用“放假没有上班”为理由拖延处理时间,最后一直拖到周六下午才将DNS修改回去,别人追究起来,还可以将这些罪行推到“黑客”身上,真是一个不错的计划啊。
如果真是这种情况的话,我们指望执法机关去调查,估计什么也查不出来什么结果,因为一切的证据都在万网的服务器上,如果这一些都是蓄意做的话,那么相信证据早已经销毁,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不了了之。
2006年6月15日星期四
Google Sitemaps使用指南
Google Sitemaps是Google的一个和网站管理员相关的工具,有点象BLOG的RSS功能,是一个方便自己的服务,如果大家(互联网上所有的信息源)都采用了这种方式提交自己的更新的话,Google就再也不用派出那么多爬虫辛辛苦苦的到处乱窜了,任何一个站点,只要有更新,便会自动“通知”Google,方便Google进行索引。
初步使用了一下Google Sitemaps,用法非常简单。
首先在自己网站根目录上上建立一个名为GOOGLE11e5844324b7354e.html,文件本身可为空。然后在Google Sitemaps主页上单击验证按钮。Google会验证这一文件。如果验证通过,Google会显示一个已验证状态,并提供一个指向用户网站统计信息的链接。经过验证后,用户随时可以通过单击“网站概述”页上的链接来查看自己网站的统计信息。
接下来,建立Sitemaps文件。Sitemaps文件是XML格式的,Google建议使用Sitemaps协议格式的文件。不过使用BLOG的RSS甚至纯文本文件也都可以。XML Sitemaps 格式其实也很简单,建议多花几分钟转换为XML Sitemaps 格式后再提交Google。Sitemaps协议是XML的变种,用于概括与Web抓取工具相关的Sitemaps信息。对于每个网址,都可以加入抓取“提示”(如最后修改日期和近似更改频率)。Sitemaps协议以 开始标记开始,以 结束标记结束。 每个网址包含一个作为父标记的 条目。 每一个 父标记包括一个 子标记条目。是网页文件的网址。此网址应以http开始并少于2048个字符。 表示该文件上次修改的日期。此日期允许删除时间部分,例如YYYY-MM-DD。其他的可选项可以不加。
最后,在Google Sitemaps的提交页面填写你生成的Sitemap地址,并提交即可。
过了几个小时后,再登录Google Sitemaps,可以看到功能菜单。
Google Sitemaps还提供了Google Spider对用户网站访问情况的说明报告,如:查询统计信息、抓取统计信息、网页分析、索引统计信息等信息。“查询统计信息”中,有列出几个进入你网站的热门搜索关键字。在“抓取统计信息”中,可以看到Google Spider抓取网站的概要统计和抓取错误的地址。实现了网站主和Google Spider的信息交互。
初步使用了一下Google Sitemaps,用法非常简单。
首先在自己网站根目录上上建立一个名为GOOGLE11e5844324b7354e.html,文件本身可为空。然后在Google Sitemaps主页上单击验证按钮。Google会验证这一文件。如果验证通过,Google会显示一个已验证状态,并提供一个指向用户网站统计信息的链接。经过验证后,用户随时可以通过单击“网站概述”页上的链接来查看自己网站的统计信息。
接下来,建立Sitemaps文件。Sitemaps文件是XML格式的,Google建议使用Sitemaps协议格式的文件。不过使用BLOG的RSS甚至纯文本文件也都可以。XML Sitemaps 格式其实也很简单,建议多花几分钟转换为XML Sitemaps 格式后再提交Google。Sitemaps协议是XML的变种,用于概括与Web抓取工具相关的Sitemaps信息。对于每个网址,都可以加入抓取“提示”(如最后修改日期和近似更改频率)。Sitemaps协议以
最后,在Google Sitemaps的提交页面填写你生成的Sitemap地址,并提交即可。
过了几个小时后,再登录Google Sitemaps,可以看到功能菜单。
Google Sitemaps还提供了Google Spider对用户网站访问情况的说明报告,如:查询统计信息、抓取统计信息、网页分析、索引统计信息等信息。“查询统计信息”中,有列出几个进入你网站的热门搜索关键字。在“抓取统计信息”中,可以看到Google Spider抓取网站的概要统计和抓取错误的地址。实现了网站主和Google Spider的信息交互。
2006年5月15日星期一
TOR使用说明和下载
Tor的全称是“The Onion Router”号称是“An anonymous Internet communicaton system”。它针对现阶段大量存在的流量过滤、嗅探分析等工具,在JAP之类软件基础上改进的,支持Socks5,并且支持动态代理链(通过Tor访问一个地址时,所经过的节点在Tor节点群中随机挑选,动态变化,由于兼顾速度与安全性,节点数目通常为2-5个),因此难于追踪,有效地保证了安全性。另一方面,Tor 的分布式服务器可以自动获取,因此省却了搜寻代理服务器的精力。
将Tor和SocksCap32(SocksCap32可以用FreeCap替代)联合使用,将得到一个永远有效的支持Socks5的代理。由于Socks5的代理实在太难找了,所以Tor实在是一大福音。
这个软件使用起来也很简单。Tor的下载地址是 http://tor.eff.org,先去下载最新版本的TOR和SOCKSCAP32,下载完毕后我们安装TOR,然后我们就可以运行Sockscap32,设置服务器地址为,Socks5:127.0.0.1:9050,然后把你的IE浏览器拉入Sockscap,双击后打开IE,即可通过TOR上网。
很多网络软件本身也支持使用代理,因此可以连Sockscap32也可以省了,比如FLASHFXP,QQ等都支持Socks5,只要在代理服务器地址填写127.0.0.1,端口填写9050,即可实现安全上网,那时你的QQ好友会发现你的IP竟然是来自美国呢。
将Tor和SocksCap32(SocksCap32可以用FreeCap替代)联合使用,将得到一个永远有效的支持Socks5的代理。由于Socks5的代理实在太难找了,所以Tor实在是一大福音。
这个软件使用起来也很简单。Tor的下载地址是 http://tor.eff.org,先去下载最新版本的TOR和SOCKSCAP32,下载完毕后我们安装TOR,然后我们就可以运行Sockscap32,设置服务器地址为,Socks5:127.0.0.1:9050,然后把你的IE浏览器拉入Sockscap,双击后打开IE,即可通过TOR上网。
很多网络软件本身也支持使用代理,因此可以连Sockscap32也可以省了,比如FLASHFXP,QQ等都支持Socks5,只要在代理服务器地址填写127.0.0.1,端口填写9050,即可实现安全上网,那时你的QQ好友会发现你的IP竟然是来自美国呢。
2006年4月25日星期二
知识分子如何发现和预防过劳死
知识分子“英年早逝”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代精英因过劳累而英年早逝,对家庭,对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为中年人过度透支,拉响了要关注身体健康的警报。
“过劳死”即过度劳累导致的死亡。国际定义“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据报道:日本每年约有1万人因过劳而猝死。猝死又称急死,医学定义为:1小时内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都属于猝死。相当一部分人是在睡眠中发生,尤其是凌晨2点~4点,其中80%的人都是由于心脏问题引起的。“过劳死”和“猝死”发生病因和时间上有所不同。“猝死”发生从出现不适到死亡的时间非常短,而“过劳死”可能因心血管疾病或是脑出血引起,它不是短时间突发,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或几小时甚至几天。“过劳死”和“猝死”发病都有提前预知症状,遗憾的是被众多的发病者所忽视。“过劳死”和“猝死”一般在发病前都会有短暂的胸前区剧烈疼痛的心绞痛的典型症状,或是觉得咽部哽噎不适,吞东西费力;还有人会有伴有出汗,出现3~5分钟的胸闷,最常见的预兆是浑身无力,胸闷。而这些症状常被中年人所忽视,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自己不知道。更多的中年人则认为身体好,即使过度透支体力偶感不适,认为休息一下便没事了,殊不知这些疾病先兆被疏忽,使之付出了生命的惨重代价。
所以,定期健康体检对于中年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多余的事,并且工作、学习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过劳”的表现主要是不能安静下来,日常有慢性致病因素积累而难以消除,也不易用咖啡等兴奋剂缓解,尤其应引起大家注意的是:“过劳”是疾病的前奏。
研究者认为:在这27项症状和因素中占有7项以上,即是有过度疲劳危险者,占10项以上就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过劳死”。同时,在第1项到第9项中占两项以上或者在第10项到18项中占3项以上者也要特别注意,这27项症状和因素分别是:
1.经常感到疲倦,忘性大;
2.酒量突然下降,即使饮酒也不感到有滋味;
3.突然觉得有衰老感;
4.肩部和颈部发木发僵;
5.因为疲劳和苦闷失眠;
6.有一点小事也烦躁和生气;
7.经常头痛和胸闷;
8.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电图测试结果不正常;
9.体重突然变化大,出现“将军肚”;
10.几乎每天晚上聚餐饮酒;
11.一天喝5杯以上咖啡;
12.经常不吃早饭或吃饭时间不固定;
13.喜欢吃油炸食品;
14.一天吸烟30支以上;
15.晚上10时也不回家或者12时以后回家占一半以上;
16.上下班单程占2小时以上;
17.最近几年运动也不流汗;
18.自我感觉身体良好而不看病;
19.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
20.星期天也上班;
21.经常出差,每周只在家住两三天;
22.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则;
23.最近有工作调动或工作变化;
24.升职或者工作量增多;
25.最近以来加班时间突然增加;
26.人际关系突然变坏;
27.最近工作失误或者发生不和。
针对如何摆脱过度疲劳,一些专家开出如下处方:
消除脑力疲劳法: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积极休息。如果是心理疲劳,千万不要滥用镇静剂、安眠药等,应找出引起感情忧郁的原因,并求得解脱。病理性疲劳,应及时找医生检查和治疗。
饮食补充法:注意饮食营养的搭配。多吃含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食物,如豆腐、牛奶、鱼肉类,多吃水果、蔬菜,适量饮水。
休息恢复法:每天都要留出一定的休息时间。听音乐、绘画、散步等有助解除生理疲劳。
科学健身方法:一是有氧运动,如跑步、打球、打拳、骑车、爬山等;二是腹式呼吸,全身放松后深呼吸,鼓足腹部,憋一会儿再慢慢呼出;三是做保健操;四是点穴按摩。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
“过劳死”即过度劳累导致的死亡。国际定义“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据报道:日本每年约有1万人因过劳而猝死。猝死又称急死,医学定义为:1小时内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都属于猝死。相当一部分人是在睡眠中发生,尤其是凌晨2点~4点,其中80%的人都是由于心脏问题引起的。“过劳死”和“猝死”发生病因和时间上有所不同。“猝死”发生从出现不适到死亡的时间非常短,而“过劳死”可能因心血管疾病或是脑出血引起,它不是短时间突发,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或几小时甚至几天。“过劳死”和“猝死”发病都有提前预知症状,遗憾的是被众多的发病者所忽视。“过劳死”和“猝死”一般在发病前都会有短暂的胸前区剧烈疼痛的心绞痛的典型症状,或是觉得咽部哽噎不适,吞东西费力;还有人会有伴有出汗,出现3~5分钟的胸闷,最常见的预兆是浑身无力,胸闷。而这些症状常被中年人所忽视,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自己不知道。更多的中年人则认为身体好,即使过度透支体力偶感不适,认为休息一下便没事了,殊不知这些疾病先兆被疏忽,使之付出了生命的惨重代价。
所以,定期健康体检对于中年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多余的事,并且工作、学习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过劳”的表现主要是不能安静下来,日常有慢性致病因素积累而难以消除,也不易用咖啡等兴奋剂缓解,尤其应引起大家注意的是:“过劳”是疾病的前奏。
研究者认为:在这27项症状和因素中占有7项以上,即是有过度疲劳危险者,占10项以上就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过劳死”。同时,在第1项到第9项中占两项以上或者在第10项到18项中占3项以上者也要特别注意,这27项症状和因素分别是:
1.经常感到疲倦,忘性大;
2.酒量突然下降,即使饮酒也不感到有滋味;
3.突然觉得有衰老感;
4.肩部和颈部发木发僵;
5.因为疲劳和苦闷失眠;
6.有一点小事也烦躁和生气;
7.经常头痛和胸闷;
8.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电图测试结果不正常;
9.体重突然变化大,出现“将军肚”;
10.几乎每天晚上聚餐饮酒;
11.一天喝5杯以上咖啡;
12.经常不吃早饭或吃饭时间不固定;
13.喜欢吃油炸食品;
14.一天吸烟30支以上;
15.晚上10时也不回家或者12时以后回家占一半以上;
16.上下班单程占2小时以上;
17.最近几年运动也不流汗;
18.自我感觉身体良好而不看病;
19.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
20.星期天也上班;
21.经常出差,每周只在家住两三天;
22.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则;
23.最近有工作调动或工作变化;
24.升职或者工作量增多;
25.最近以来加班时间突然增加;
26.人际关系突然变坏;
27.最近工作失误或者发生不和。
针对如何摆脱过度疲劳,一些专家开出如下处方:
消除脑力疲劳法: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积极休息。如果是心理疲劳,千万不要滥用镇静剂、安眠药等,应找出引起感情忧郁的原因,并求得解脱。病理性疲劳,应及时找医生检查和治疗。
饮食补充法:注意饮食营养的搭配。多吃含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食物,如豆腐、牛奶、鱼肉类,多吃水果、蔬菜,适量饮水。
休息恢复法:每天都要留出一定的休息时间。听音乐、绘画、散步等有助解除生理疲劳。
科学健身方法:一是有氧运动,如跑步、打球、打拳、骑车、爬山等;二是腹式呼吸,全身放松后深呼吸,鼓足腹部,憋一会儿再慢慢呼出;三是做保健操;四是点穴按摩。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
2006年4月17日星期一
IIS下论坛静态化分析
这两天研究Discuz 4.1,并成功地将原来一个Discuz 2.5的论坛升级到了最新版本,个人感觉这个论坛实在不错。
我的Discuz 4.1是在Apache+Php+Mysql下运行的,并开启了Url Rewrite,之后我发现整个论坛的大部分页面都可以使用html的静态地址方式来访问,感觉真不错,Apache实在太强大了,难怪现在用Apache的站点那么多。
IIS下能否也实现这种静态化功能呢,我知道Helicon开发了一个叫ISAPI_Rewrite的ISAPI程序,可以在IIS下实现Url Rewrite功能,不过我自己还没有尝试过,过两天按照下面的操作测试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另外,下文Discuz提供的ZIP文件里的Rewrite.dll实际上就是Helicon的ISAPI_Rewrite程序,我对Discuz做为软件开发商居然也盗版同行的软件感到遗憾。
参考文章:Discuz!4.1.0 IIS Rewrite配置方法(转自DISCUZ会员区)
Discuz! URL静态化功能受到论坛所在服务器环境的制约,在开启此功能之前,请根据你的Web服务器环境,选择相应的环境配置方法,以下提供的iis6下的服务器配置..其它服务器(如apache,zeus)你可以根据原理自行配置。
1、下载IIS Rewrite模块:http://download.discuz.net/4.1.0/discuz_iis_rewrite.zip;
2、将压缩包解压到任意目录,(如:C:\Rewrite)。然后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IIS信息服务管理器”-“网站”-“您的站点”-“属性”。在“ISAPI筛选器”项点击“添加”,筛选器名称填入Rewrite,可执行文件为C:\Rewrite\Rewrite.dll;
3、重新启动IIS就可以生效了。
通过上述配置后,您就可以在Discuz!4.1.0后台中根据需要开启影响的静态功能了。
无:不启用URL静态化功能。
Discuz!Archiver静态化:当论坛启用Archiver功能时,Archiver内的所有链接均采用*.html形式。
普通页面静态化:对论坛常用页面(如forumdisplay.php、viewthread.php、viewpro.php等)进行URL静态化转换。
Archiver和普通页面均静态化:对Archiver以及论坛常用页面(如forumdisplay.php、viewthread.php、viewpro.php等)进行URL静态化转换。
使用注意事项:
您可以通过系统设置中Discuz!选项来控制URL静态化的打开或关闭及其工作状态,本功能对服务器环境有特殊要求,独立主机用户需要对Web服务器增加相应的Rewrite规则,因此需要服务器权限才可使用;对于虚拟主机用户,您需要向您的空间服务商进行咨询:空间是否支持Rewrite以及是否支持对站点目录中.htaccess的文件解析,只有满足这两条件,URL静态化功能才会生效。打开URL静态化后,论坛一些常用链接会变成类似discuz/forum-1-1.html形式,如果您的服务器环境不支持或者尚未配置好,访问这些链接会出现“网页无法显示”的错误信息,论坛将无法正常访问。发生无法访问的现象时,请您进入管理后台,关闭URL静态化功能,论坛即可恢复正常状态。
本文提供的压缩包中还有一个httpd.ini文件,该文件是rewrite规则的配置文件。内容如下(无需修改):
[ISAPI_Rewrite]# 3600 = 1 hour
CacheClockRate 3600
RepeatLimit 32# Protect httpd.ini and httpd.parse.errors files# from accessing through HTTPRewriteRule ^(.*)/archiver/([a-z0-9\-]+\.html)$ $1/archiver/index\.php\?$2RewriteRule ^(.*)/forum-([0-9]+)-([0-9]+)\.html$ $1/forumdisplay\.php\?fid=$2&page=$3RewriteRule ^(.*)/thread-([0-9]+)-([0-9]+)-([0-9]+)\.html$$1/viewthread\.php\?tid=$2&extra=page\%3D$4&page=$3RewriteRule ^(.*)/profile-(usernameuid)-(.+)\.html$ $1/viewpro\.php\?$2=$3
我的Discuz 4.1是在Apache+Php+Mysql下运行的,并开启了Url Rewrite,之后我发现整个论坛的大部分页面都可以使用html的静态地址方式来访问,感觉真不错,Apache实在太强大了,难怪现在用Apache的站点那么多。
IIS下能否也实现这种静态化功能呢,我知道Helicon开发了一个叫ISAPI_Rewrite的ISAPI程序,可以在IIS下实现Url Rewrite功能,不过我自己还没有尝试过,过两天按照下面的操作测试一下看看效果如何。另外,下文Discuz提供的ZIP文件里的Rewrite.dll实际上就是Helicon的ISAPI_Rewrite程序,我对Discuz做为软件开发商居然也盗版同行的软件感到遗憾。
参考文章:Discuz!4.1.0 IIS Rewrite配置方法(转自DISCUZ会员区)
Discuz! URL静态化功能受到论坛所在服务器环境的制约,在开启此功能之前,请根据你的Web服务器环境,选择相应的环境配置方法,以下提供的iis6下的服务器配置..其它服务器(如apache,zeus)你可以根据原理自行配置。
1、下载IIS Rewrite模块:http://download.discuz.net/4.1.0/discuz_iis_rewrite.zip;
2、将压缩包解压到任意目录,(如:C:\Rewrite)。然后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IIS信息服务管理器”-“网站”-“您的站点”-“属性”。在“ISAPI筛选器”项点击“添加”,筛选器名称填入Rewrite,可执行文件为C:\Rewrite\Rewrite.dll;
3、重新启动IIS就可以生效了。
通过上述配置后,您就可以在Discuz!4.1.0后台中根据需要开启影响的静态功能了。
无:不启用URL静态化功能。
Discuz!Archiver静态化:当论坛启用Archiver功能时,Archiver内的所有链接均采用*.html形式。
普通页面静态化:对论坛常用页面(如forumdisplay.php、viewthread.php、viewpro.php等)进行URL静态化转换。
Archiver和普通页面均静态化:对Archiver以及论坛常用页面(如forumdisplay.php、viewthread.php、viewpro.php等)进行URL静态化转换。
使用注意事项:
您可以通过系统设置中Discuz!选项来控制URL静态化的打开或关闭及其工作状态,本功能对服务器环境有特殊要求,独立主机用户需要对Web服务器增加相应的Rewrite规则,因此需要服务器权限才可使用;对于虚拟主机用户,您需要向您的空间服务商进行咨询:空间是否支持Rewrite以及是否支持对站点目录中.htaccess的文件解析,只有满足这两条件,URL静态化功能才会生效。打开URL静态化后,论坛一些常用链接会变成类似discuz/forum-1-1.html形式,如果您的服务器环境不支持或者尚未配置好,访问这些链接会出现“网页无法显示”的错误信息,论坛将无法正常访问。发生无法访问的现象时,请您进入管理后台,关闭URL静态化功能,论坛即可恢复正常状态。
本文提供的压缩包中还有一个httpd.ini文件,该文件是rewrite规则的配置文件。内容如下(无需修改):
[ISAPI_Rewrite]# 3600 = 1 hour
CacheClockRate 3600
RepeatLimit 32# Protect httpd.ini and httpd.parse.errors files# from accessing through HTTPRewriteRule ^(.*)/archiver/([a-z0-9\-]+\.html)$ $1/archiver/index\.php\?$2RewriteRule ^(.*)/forum-([0-9]+)-([0-9]+)\.html$ $1/forumdisplay\.php\?fid=$2&page=$3RewriteRule ^(.*)/thread-([0-9]+)-([0-9]+)-([0-9]+)\.html$$1/viewthread\.php\?tid=$2&extra=page\%3D$4&page=$3RewriteRule ^(.*)/profile-(usernameuid)-(.+)\.html$ $1/viewpro\.php\?$2=$3
2006年4月14日星期五
谷歌—Google的中文名字
全球知名的网络搜索引擎Google昨天在北京发布其全球中文名称“谷歌”。
据了解,这是Google第一个在非英语国家起的名字。主持发布会的Google亚太市场总监王怀南解释说,之所以给Google起一个中文名字,是因为考虑到普通老百姓的需求。“Google的名字已经很好了,对于IT工作人员来说,这是非常方便的称呼,但是我们有大量普通的老百姓在使用Google,我们必须考虑他们的感受”。
根据Google介绍,这一名字意味着“丰收之歌”,说是用“诗意的方式”寓意了“丰富多彩的搜索体验”,因为“用户搜索的过程就是收获的过程”。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个名字起的不怎么样,发音不好读,也没有韵律,很生硬,名称的含义解释的也很生涩,相信大多数人还是喜欢使用Google这个词。
另外还有一段小插曲,Google的中文名本来锁定的是“谷果”与“古歌”,两位中国掌门李开复、周韶宁就坚定支持“谷果”,但被下属抨击为“更像农产品公司的招牌”,而“古歌”则被认为暮气沉沉。结果Google亚太区市场总监王怀南起的“谷歌”成为“黑马”。
IT圈内的人士也没闲着,无聊布棉昨天就迅速地给“谷歌”编了一个段子:
说到傍大款,雅虎中国笑了,俺们后台有杨致远、马云,还有以前的周鸿一....
说到2.0,iask笑了,俺们获得入选web2.0百强呐;
说到农民,中搜笑了,俺们是养猪专业户,都快3.0了;
说到吹牛,搜狗笑了,俺们张朝阳能说会道;
说到知识,百度笑了,俺们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
说到文化,Google笑了,俺们中文名叫谷歌,注意,不是伟歌。
连岳也编写了一个段子:“谷歌”写给中国政府的保证书
1、我们保证找不到任何色情资讯,但是结果会指向新浪社会新闻。
2、我们保证找不到任何垃圾资讯,但是结果会指向新浪名人blog。
3、我们保证修改搜索技术,将中国提供的官员名单等同于以下关键词——
4、清廉、幽默、朴素、十年一衣、爱民如子、拍案而起、爱、做爱!
5、我们保证“做爱”是百度恶意攻击的结果。
6、我们认为,1988年之后就是1990年。
7、我们还认为,6月3日之后当然是6月5日。
8、我们保证找不到任何国际新闻,我们保证找不到任何敏感的国内新闻。
9、Google商标在中国将改成“000000”。
10、“000000”读为“谷歌”,但我们建议读为“胡哥”。
据了解,这是Google第一个在非英语国家起的名字。主持发布会的Google亚太市场总监王怀南解释说,之所以给Google起一个中文名字,是因为考虑到普通老百姓的需求。“Google的名字已经很好了,对于IT工作人员来说,这是非常方便的称呼,但是我们有大量普通的老百姓在使用Google,我们必须考虑他们的感受”。
根据Google介绍,这一名字意味着“丰收之歌”,说是用“诗意的方式”寓意了“丰富多彩的搜索体验”,因为“用户搜索的过程就是收获的过程”。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个名字起的不怎么样,发音不好读,也没有韵律,很生硬,名称的含义解释的也很生涩,相信大多数人还是喜欢使用Google这个词。
另外还有一段小插曲,Google的中文名本来锁定的是“谷果”与“古歌”,两位中国掌门李开复、周韶宁就坚定支持“谷果”,但被下属抨击为“更像农产品公司的招牌”,而“古歌”则被认为暮气沉沉。结果Google亚太区市场总监王怀南起的“谷歌”成为“黑马”。
IT圈内的人士也没闲着,无聊布棉昨天就迅速地给“谷歌”编了一个段子:
说到傍大款,雅虎中国笑了,俺们后台有杨致远、马云,还有以前的周鸿一....
说到2.0,iask笑了,俺们获得入选web2.0百强呐;
说到农民,中搜笑了,俺们是养猪专业户,都快3.0了;
说到吹牛,搜狗笑了,俺们张朝阳能说会道;
说到知识,百度笑了,俺们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
说到文化,Google笑了,俺们中文名叫谷歌,注意,不是伟歌。
连岳也编写了一个段子:“谷歌”写给中国政府的保证书
1、我们保证找不到任何色情资讯,但是结果会指向新浪社会新闻。
2、我们保证找不到任何垃圾资讯,但是结果会指向新浪名人blog。
3、我们保证修改搜索技术,将中国提供的官员名单等同于以下关键词——
4、清廉、幽默、朴素、十年一衣、爱民如子、拍案而起、爱、做爱!
5、我们保证“做爱”是百度恶意攻击的结果。
6、我们认为,1988年之后就是1990年。
7、我们还认为,6月3日之后当然是6月5日。
8、我们保证找不到任何国际新闻,我们保证找不到任何敏感的国内新闻。
9、Google商标在中国将改成“000000”。
10、“000000”读为“谷歌”,但我们建议读为“胡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今天就是这样一个日子,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在这个耕耘的季节,Google
取名“谷歌”。以谷为歌,是播种与期待之歌,亦是收获与欢愉之歌。我们希望,“谷歌” 能为每一个人整合全球信息,让人人能获取,使人人都受益。欢迎你到 “谷歌”
来,让我们为你搜索,给你收获。一条条信息就像一株株小草,鲜活而充满生命力,汇聚起来,成一片新绿,无边无际。我们把每个网站当成一个选民,所有搜索结果的排名完全由这些选民相互
“投票”
公正决定。因为我们相信,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只有真正在网络上被大家公选、信赖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我们更期望,一旦你到“谷歌”来,就可以迅速找到所需的信息,然后离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以心血为你争取时间,并为你不断寻找更多获取信息的方式。我们曾经设想,把庞大的服务器群放在一艘船上,让淙淙流水发动能源,带动信息的整合。这乍看起来风光无限的浪漫图景,诉说着我们对理想不舍昼夜的追求。今天我们所整合的,只是无穷信息的一小部分。我们要做的,是汇天下信息,予天下人。信息还有许多,
我们要做的也就更多。
订阅:
博文 (Atom)